事實也正如顧臨淵猜想的一樣,孫傳庭敗走汝州。
孫傳庭與數千潰兵從孟津渡黃河,由黃河北麵經垣曲入潼關,其後各路潰軍陸續入關,還剩四萬。
哪怕有著先進的燧發槍,也沒擋住李自成的大軍。
隨同的統帥高傑請求退保西安,但孫傳庭表示:“如果闖賊進入潼關,秦人還會為我效命嗎?”因此堅守潼關。
崇禎十六年十月初六日1643年11月16日),義軍扮成逃兵,用督師大纛騙開關門,內外夾擊,攻破潼關,孫傳庭戰死。
此時的崇禎還不知道孫傳庭已經戰死的消息,崇禎下令削奪孫傳庭督師及兵部尚書的官銜,並令他“戴罪收拾餘兵,扼守關隘,相機援剿,圖功自贖”。
看到這些事情的顧臨淵忽然對孫傳庭的所作所為感到悲哀。
可以說孫傳庭為大明燃燒了最後的血液,但是崇禎並不信任孫傳庭,甚至在其死後以為是詐死,崇禎沒有給予封贈。
孫傳庭戰死帶來的影響甚大,孫傳庭統領的秦兵陝西邊軍)是明末唯一一支尚有戰鬥力的野戰精銳,明朝失去了僅存的能主動出擊的軍事力量,北方再無屏障。
潼關失守意味著李自成大軍可長驅直入陝西、山西,直逼京師,明朝陷入“無兵可調、無將可用”的絕境,僅能依靠散落的衛所兵和士氣低下的守軍,無法組織有效抵抗。
造成這樣的結果有很多,崇禎和朝廷文官集團急於求成,不停的催戰,甚至以“逗留畏戰”相逼,暴露了明廷中樞的混亂與急躁。
明末將領如左良玉、吳三桂等已逐漸軍閥化,不願全力效忠朝廷,孫傳庭是少數仍忠於明朝的統帥,他的死使得崇禎徹底失去對地方軍事力量的控製,加速了政權孤立。
此戰使李自成繳獲大量明軍裝備、吸納降卒,實力空前增強,尤其是李自成在其中繳獲了近兩千多杆顧臨淵兵工廠生產的燧發槍。
這燧發槍可是給了李自成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要不是李自成軍隊人多,加上近些年培養了不少精銳士卒,差點沒打過孫傳庭。
顧臨淵的燧發槍並沒有賣給李自成,最多是一些火繩槍,燧發槍的優勢顧臨淵隻給了崇禎。
拿到燧發槍的第一時間,李自成就讓人測試其威力,看到測試結果李自成就知道這些燧發槍就是給他的軍隊帶來大量傷害的火器。
如果大明兵工廠要是有更多的這種燧發槍,那麼京城自是不好攻打,於是派遣探子前去京師打探。
至於繳獲的這麼多的燧發槍,李自成全部分配給了自己的親衛和士兵。
經過多方打探還有內心的猜測,李自成知道這是顧臨淵生產的武器賣給了崇禎,對此李自成甚是惱怒。
賣給朝廷的是燧發槍,但是為何賣給他李自成的就是火繩槍還有一些刀箭,但是又不敢對顧臨淵發怒,真要真槍乾起來,他李自成估計打不過。
顧臨淵殲滅十萬韃靼的威懾力可是還在不停的警告著所有人。
在李自成和孫傳庭大戰的時候,朝廷嘗試議行鈔法,也是被顧臨淵給刺激到了。
堂堂京師之地,百姓們購買物品竟然使用白銀之外的新式貨幣,而新式貨幣的流通,讓京師的白銀快速流失,於是倪元璐、蔣臣試圖解決財政危機。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處,顧臨淵發行的新式貨幣已經開始在京師百姓之間流傳。
百姓現在隻對顧臨淵的貨幣還有白銀感興趣,哪怕是銅錢交易也已經逐漸被顧臨淵發行的硬幣所替代。
主要是這種方便,購買物品省時省力,不需要計算太多,也不需要帶上太多的銅錢,僅僅隻需要幾張貨幣。
而且貨幣的堅挺程度那真是無話可說,朝廷中有先見之明的人已經開始悄悄的兌換新式貨幣,哪怕反應有些慢的官員也都在兌換。
這樣一來,京師流通的新式貨幣就少,讓百姓們更加相信顧臨淵發行的貨幣,這也導致了朝廷實行的貨幣改革還沒有執行就胎死腹中。
也讓顧臨淵收獲了大量的白銀,也就可以發行更多的貨幣,促進市場的消費進步。
孫傳庭戰死的消息傳到京師的時候,文官集團還有崇禎並不相信,經過多方打探還有確認,最終知曉了其是真正的戰死,朝堂和民間一片嘩然。
所有人將其視為王朝存續的最後希望,孫傳庭戰死後,明朝上下普遍陷入絕望,民間流傳“傳庭死,而明亡矣”。
孫傳庭之死不僅是軍事失敗,更是明末政治腐敗、戰略失誤的集中體現,它摧毀了明朝最後的防禦力量,瓦解了政權凝聚力。
顧臨淵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叫來了奚懷之。
“懷之,新的火藥工坊建設的如何了?”顧臨淵問道。
“侯爺,最快半個月就可以正式生產了,現在正在做安全檢查,防止事故再次發生。”奚懷之應聲回道。
“好,懷之,等待安全檢查後,立即開工生產,天下就要大變了,之前火藥工廠爆炸打斷了我的計劃,現在我們要開始準備,最快半年時間,天下就要大變了。”顧臨淵說道。
“侯爺,您是說明庭……”
奚懷之的話還沒說出,顧臨淵就打斷了:“懷之,這個事情我們看著就好,不要參與,也算是給大明最後的尊重。”
顧臨淵對於大明還是保有著最基本的尊重,畢竟他的成功和大明也脫不開關係,他能做的就是給予最起碼的尊重。
“是,侯爺,我會親自監督火藥工廠的生產。”
“好,你先下去吧。”
喜歡掘明請大家收藏:()掘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