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岩問不出多少話來,李自成便讓其休養一段時間,他李自成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至於燧發槍采購的事情,看到李岩的表情就知道這事不能成,於是就讓工匠們抓緊研究燧發槍的技術。
十一月初四日,李自成攻克延安,延安副總兵解文英、縣丞姚啟崇死。
李自成改延安府曰天保府,米脂曰天保縣,清澗曰天波府,繼而,二十九日,李自成又攻克榆林。
此時榆林無主帥,總兵王定從孫傳庭出關,大敗而旭,見李自成軍來,乃率部逃走,眾人乃推尤世威為主帥,尤世威與李自成軍苦戰七晝夜,城破。
李自成遣試郡縣諸生,上等任六政府從事,次任守令,又次任佐貳。
李自成攻克西安後,據西安,分兵四出,寧夏鎮兵迎戰,殺李自成軍數千,李自成軍退。
平涼聞李自成軍至,韓王遂奔慶陽,官吏皆逃,李自成軍至平涼城下,不戰而克,李自成軍複攻寧夏,總兵官官撫民以城降,李自成軍乃進逼慶陽,參議殷複興集士兵守城久之,力不支,城破戰死。
在李自成攻城掠地的期間,顧臨淵見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鄭芝龍。
說實話,顧臨淵還是很佩服鄭芝龍的,一個海盜頭子竟然做成了一個商貿大鱷,尤其是沿海地區,千艘海船,這能力,可惜後來降清了。
鄭芝龍原為閩浙沿海海盜,後去日本經商,娶妻日本人田川氏。
鄭芝龍也算是輝煌了一生,哪怕後來被殺,現在的鄭芝龍還是海上一霸。
天啟六年到七年,閩南發生嚴重旱災,赤地千裡,許多村落連草根樹皮都被吃儘,二月,鄭芝龍招撫了泉州饑民數萬人赴台拓墾,鄭芝龍至天啟七年已有船700艘,明朝視其為海商。
鄭芝龍對百姓很仁慈,不但不殺人,還救濟貧苦,威望比官家還高,“所到地方但令報水即通報官府蹤跡),而未嘗殺人,有徹貧者,且以錢米與之。”
荷蘭人還不能統治中國沿海,其原因是此時的東方海洋經濟世界並不是權力的空白,雖然明朝官方從海洋退縮,但民間海上力量的日益擴張強盛,荷蘭船隻一在中國海露麵,就被鄭芝龍截獲。
為此,天啟七年還發生一場駐台荷軍與鄭軍的戰爭,結果荷軍敗北。
崇禎元年,閩南又遭大旱,饑民甚眾,鄭芝龍在熊文燦支持下,再度招納漳、泉災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船運到東番台灣)墾荒定居,在台灣曆史上,鄭芝龍是組織大規模移民的第一人。
鄭芝龍對朝廷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諸盜”為己任,詔授海防遊擊,任“五虎遊擊將軍”,離開他多年經營的海上根據地台灣,坐鎮閩海。
此時,鄭芝龍有部眾3萬餘人,船隻千餘艘,仍率領原部,為明廷守備沿海以防海盜倭寇和荷蘭人進攻,官至總兵,不久便返回福建泉州南安老家。
1633年芝龍於福建沿海金門海戰擊潰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從此海氛頗息,通販洋貨,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芝龍儘以海利交通朝貴,寖以大顯””、“八閩以鄭氏為長城”。
明亡後南明弘光政權封為南安伯,1645年弘光政權滅亡,擁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建立隆武政權,封平國公,排擠首輔黃道周,把持軍政大權。
次年清軍入閩,鄭芝龍不聽其子鄭成功的勸告降清,後被軟禁北京,封同安侯。多次招降鄭成功不成,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被殺。
顧臨淵也十分好奇這位海上大鱷來到海州作甚,雖然雙方都有貿易往來,但是也僅僅隻是商貿上的,帶著好奇的心思接見了鄭芝龍。
鄭芝龍現在和顧臨淵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尤其是在顧臨淵兩次殲滅韃靼總計十五萬人的時候,鄭芝龍就一直想要拜訪這位大明的鎮安侯。
也派人暗中進入顧臨淵的轄區打探消息,派遣到海州的人近乎百人,結果回複的都是一句話,天朝上國。
後續的消息傳遞都是誇讚顧臨淵的轄區,這讓鄭芝龍更加好奇了,甚至有人把在福建的家人都接到了海州城。
鄭芝龍現在的海船大部分都是和顧臨淵交易,福建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已經減少了許多,每次都從海州港口運輸大量的香皂、香水、茶缸等海州特產。
就連蒸汽機這種鋼鐵物件,鄭芝龍也買了十幾座用海船拉到他的大本營,讓人研究。
外形已經成功做出一台,這些耗費了海量的白銀不說,裡麵還漏氣,哪怕用牛筋替換,幾日時間就會損壞。
雙方交易的物品短短三年就有了千萬兩白銀之多,雖然出入港口需要繳納海量的關稅,鄭芝龍也並不在意,就像海上商船掛著鄭家的旗幟一樣,都要繳納費用。
鄭芝龍現在手上還有幾百萬海州貨幣,現在鄭芝龍對於這貨幣也甚是喜歡,隻需要到銀行進行登記,就可以進行大額轉賬,還可以隨時兌換白銀。
從海州購買貨物,大額交易可以直接到銀行轉賬,方便快捷,鄭芝龍也有心建設一個海州類似的銀行,但是技術上達不到這種防偽要求,也就暫時熄了這心思。
到達海州的第一天,鄭芝龍就被海州的繁華景象震撼到了,哪怕是京師,都遜色太多,除了皇宮的威嚴可以比擬海州,其他方麵簡直沒有可比性。
哪怕鄭芝龍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也沒見過這種繁華之色,街邊的房屋全部都是琉璃門窗,甚至路邊的電燈都讓鄭芝龍好一陣駐足。
尤其聽到顧臨淵轄區內所有城池沒有宵禁一說,更是驚訝無比,鄭芝龍想要多看看海州的情況,但是想到自己來到海州的目的就是為了見一見顧臨淵,就放下了想法,去往侯府,帶著自己的兒子鄭森前去拜見。
喜歡掘明請大家收藏:()掘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