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剩下的四十多人,顧臨淵對著他們說道:“好了,大家一起去會議室內,林子墨應該和你們說過接下來的研究方向,這裡麵涉及到一些專業知識。
這些知識當初沒有具體的書籍記載,隻有最開始的理論,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會一起把這理論擴大,並且造出實物,我會教授你們其他的知識。”
隨後,顧臨淵帶著眾人浩浩蕩蕩的前往會議室,顧臨淵沒有閉門造車,甚至允許其他研究方向的學生一起聽講,不僅僅隻是依靠電磁學的學生。
數學、物理、材料等人都可以進行學習,選擇電磁學方向的學生也是因為他們接觸電磁學時間久,更加方便理解而已。
顧臨淵要教授新的知識像風一樣傳遍了研究院,甚至顧臨淵都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整個研究院上課的課堂已經擠滿了人。
至於知識是否會外傳,顧臨淵也不怕,能進研究院的學生都是經過情報科和安全局嚴格審查,並且簽署了保密協議,每周都會教授他們泄密的方式,加強保密意識。
現在除了有些必要項目不能缺人外,如內燃機、材料研究等不可或缺的人外,都已經來到了大會議室。
之前決定教學的會議室給電磁學專業的學生還可以,研究院整個人幾乎都來了,就不夠用了,說是大會議室,也是大型禮堂,這才裝下這麼多的學生。
提到研究無線電,那麼麥克斯韋方程組這種理論上的天花板就需要解釋清楚,它用數學語言統一了電、磁、電磁波的規律,是無線電、電磁學乃至現代電子技術的“理論基石”。
現在可沒有麥克斯韋方程組這麼一說,所以顧臨淵也是在來海州之前想想有什麼替代方法或者解釋。
最終顧臨淵絕地拆分麥克斯韋方程組,用四個方程組解釋電與磁的基本規律。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講解電與磁的原理,我知道大部分都看過這最初的書籍解釋,但是並不詳細。
另外現在大家看到的發電機、電話等都是電與磁的最基本應用,比如發電機的切割磁感應線等,但是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沒有做出更加詳細的說明。
大家應該見過你們往水麵扔下一個石頭,會產生波紋吧,這些是肉眼可以見到的波,生活中存在著太多我們看不見的波,今天我會從頭詳細講解。
現在我們第一節課,講述一下什麼是電荷產生電場高斯定律)……”
顧臨淵開始對這拆分的方程組進行描述,隻有打定他們的基礎,那麼無線電的研發才可以更加順利,之後就是需要大量實驗按照理論設計進行驗證數據。
為了奠定基礎,顧臨淵一個月的時間都在研究院裡進行知識教學,從簡單到困難,每一天的都在不停的給所有學生加深知識,這也幸好顧臨淵上一世是計算機專業。
大學中有無線電應用知識,否則顧臨淵還真不知道如何教授他們。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終於所有無線電前沿的理論知識教授完成,可以說進度飛快,剩下的就是不停的依靠理論數據進行研究,這次參與的人太多。
已經不單單是電磁學的學生,顧臨淵這個侯爺親自參與的設計與實驗,這些如何不令他們熱情參與,材料、數學、物理的學生都加入了這個研究。
可以說把能參與的人都參與了進來,為此顧臨淵特彆設計了不同的小組,開始分攤實驗任務。
實驗最基礎的就是c振蕩電路的設計,電感):儲存磁能的“線圈”;電容c):儲存電能的“萊頓瓶”。
電感這個最簡單,現在研究院早就研究出了漆包線,哪怕沒有漆包線,大明的科技時代也可以製造出來線圈,絕緣銅線表麵塗絲綢或蜂蠟絕緣)繞在木芯或鐵芯上繞50100匝),形成螺旋線圈。
“萊頓瓶”這種電容也可以製作,玻璃瓶內壁、外壁貼銅箔,中間玻璃絕緣),或用兩片金屬板銅片、錫箔)夾一層乾燥的絲綢紙板絕緣)製成平板電容。
這兩個就構成了最基礎的核心原件,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電能→磁能→電能”的循環振蕩。
如此循環往複,電流方向和大小周期性變化,形成高頻振蕩電流每秒振蕩次數即“頻率”),直到能量被電路電阻消耗如導線電阻、空氣損耗),振蕩逐漸減弱阻尼振蕩)。
唯一的難點就是振蕩電流的頻率每秒振蕩次數),這是無線電的核心參數高頻才能有效輻射電磁波)。
頻率僅由電感和電容的大小決定,顧臨淵也隻是給出了最基礎的簡化公式,剩下的需要他們自行實驗總結,拓展。
這些顧臨淵都交給了研究小組,讓他們分彆進行數據統計,還有研究總結。
c振蕩電路是“把直流電低頻交流電轉化為高頻電流”的關鍵,沒有它,無線電就失去了“信號源頭”。
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顧臨淵的研究院才掌握這一電路。
有了這最基礎的發射端“心臟”,顧臨淵就能從“有線傳電”電話)跨越到“無線傳場”電磁波),為無線電研發打下最核心的基礎。
最基礎的發射端搞定後,剩下的就是研究接收端,這裡涉及的複雜需求,讓整個研究院陷入了瓶頸。
尤其是針對現在大明還沒有找到的鎳礦,這個顧臨淵是真的不知道哪裡有鎳礦,銅、鐵、銀這個是最容易獲得,兵工廠、研究院等都有這些,鎳這玩意,顧臨淵也沒找到。
鎳可以說是金屬粉末檢波器的核心原料銀鎳混合粉),這是檢波器是接收信號的關鍵,沒有鎳,那麼接收端就陷入了困難之境。
顧臨淵下令齊家尋找鎳礦,還有從民間收集隕石,隕石中含鎳量有一成左右,這些足夠早期檢波器使用。
銅礦會有伴生鎳礦,這個隻能依靠研究哪些銅礦的伴生礦會有鎳的存在,驗證鎳礦也十分簡單。
可在開采銅礦時同步提取鎳礦石,用“火法冶煉”將礦石與焦炭混合,在高爐中加熱至1500c,鎳會以合金形式析出)分離銅和鎳。
為了得到鎳,用了足足三個月的時間,研究院材料研究的同學硬是在不同的礦產中找到了最佳的銅礦伴生礦,那就是四川會理有古銅鎳礦。
而這時間也到了新的一年。
喜歡掘明請大家收藏:()掘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