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禦書房。
朱元璋臉色很難看。
龍案上是北鎮撫司剛呈上來的內容。
裡麵清楚的記載著涉及郭恒案的各位王公大臣的名字。
慘不忍睹,不忍直視。
一個個之前在朝堂上看著都還不錯,一副忠君愛民之色,但私底下竟然如此。
官官相護,結黨營私!
這麼一大群人聯手,連朝廷,連錦衣衛都被欺瞞了。
若非胡百川提醒,他是真難以想象。
太子朱標也在一旁,臉色同樣不善。
這幾日殺伐的人太多了。
不乏他太子東宮的屬官,原本也是要寄予厚望,給予重任的。
現在好了,一網打儘!
牽扯之大,不亞於兩年前的胡惟庸案!
有過而不及啊!
不到直到此刻,朱標依舊好奇。
“父皇,這件事連錦衣衛都沒有發現,胡百川是怎麼知道的?”
“這就是朕重用他的原因!”朱元璋沉聲回道。
“他的能力暫且不說,但他知道的事情,太多,太重要!”
“就這一件,便已經是功在社稷了!”
朱標點頭,若有所思。
單從這件事來說的話,確實如此。
一次性為朝廷除掉了這麼多禍害,確實是居功至偉!
但他總覺得胡百川哪裡不對勁。
似乎和朝中官員格格不入。
說實話,他不是太喜歡胡百川。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眉頭微皺。
兒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這個老朱也不好多說。
反正該說的都說了,剩下的以後慢慢來。
胡百川,注定是要成為他朱家人的。
父子倆在禦書房聊著朝廷之事。
眼下六部和翰林院禦史台都有不少朝廷大臣被抓被誅殺的,空缺很多。
為了朝廷運轉,朱元璋特意安排朱標擬定一份新的官員任命。
朱標很詳儘的列了一份。
同時還有錦衣衛對他們的審查結果。
朱元璋看的很滿意。
很多人都是前些年科考出身的才學之人,不是原本的開國勳貴之人。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勢必要把那些勳貴的勢力給拉下來,否則遲早會威脅皇權!
但當老朱翻到後麵一頁時,瞬間不由一怔。
“齊泰?”
再看看他的年齡,以及出身介紹,老朱的臉色瞬間不好了。
“怎麼還有他?”
朱標見狀,有點不解。
“父皇認識他?”
“他是禮部右侍郎剛推薦上來的學子,兒臣今日見過,還算是有些能力的!”
然而老朱一聽,一個勁的搖頭。
“不行,這個人不能要!”
“傳旨,直接殺了!”
“呃……”
朱標懵了。
“父皇,為何啊?”
朱元璋沉著臉,心情非常的不爽。
為何?
因為他是後世建文三傻之一!
也是鼓動建文帝削藩,胡亂殺他朱元璋兒子的罪魁禍首之一。
若非這種亂臣賊子,即便是真如曆史發展那般自己和標兒都走了,也不至於出現靖難之役,也不至於讓朱允炆那個貨來對他的親叔叔們下屠刀!
“無需多問,殺了就對了!”
“…………”
朱標實在是不能理解。
上次的那個方孝孺也是這樣的,明明是大才之人,但卻被父皇一道聖旨給誅殺了。
沒有任何理由。
現在又是如此。
朱元璋沒給他解釋,繼續翻看著。
結果在後麵一頁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黃子澄!
這可把老朱氣的臉色更黑了。
都他娘的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