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叩拜,早朝開始。
還是和以前大差不差的,各種瑣事。
胡百川完全沒什麼興致。
反正有朱元璋和太子朱標在,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直到最後一件事,胡百川才稍微上心一些。
賦稅的問題!
朱元璋大發雷霆。
現在是洪武十五年,按理說絕大部分疆域都已經實現了安定。
賦稅也應該更多。
但實際上,卻變少了。
朱元璋當即責問戶部,戶部官員卻是有理有據,各省的賦稅都有登記。
胡百川稍微一琢磨,也就明白了。
空印案!
這個大明王朝波及範圍最為廣泛的大案,曆史上死傷無數官員。
對大明王朝的影響也極大。
據說各省的布政使都殺了不少,曆史上記載的戶部主事以上官員幾乎殺光!
空印案,本身就是一個貪腐!
各地官員按照朝廷要求將各地的賦稅上繳朝廷,為了方便,也為了貪腐不被發現,直接是攜帶空的文書來京城。
等到了地方再填寫。
說白了就是造假!
如此填寫,哪怕朝廷查都查不出什麼破綻。
這才讓曆史上的朱元璋暴怒,殺了一大批朝廷重臣,波及極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導致賦稅降低的關鍵。
賦稅製度不行。
大明現在的賦稅製度是丁銀製度。
按照人口征收賦稅,導致窮苦人家因多生子女而負擔加重,富人則可以通過關係減少或免除賦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是有一條,讓大明王朝賦稅損失慘重。
那就是讀書人免除賦稅徭役的製度。
初衷是好的,鼓勵百姓們讀書增加學識,也免除一些負擔。
但實際操作中就壞事了。
大明王朝的財富都掌握在什麼人手中?
士紳豪族!
這些士紳豪族要錢有錢,要人也不缺。
隨便花點銀子弄個讀書人的身份,甚至索性將大量的土地登記在其他讀書人名下,以此來免除賦稅和徭役。
如此一來,大明王朝的賦稅其實征收的就是窮苦百姓的賦稅。
對那些士紳豪族根本沒用。
時間一長,這種情況會越發嚴重,賦稅自然也會越來越少。
曆史上的大明王朝國庫空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個。
本身它就是一個不合理的賦稅製度。
朱元璋站在台階上發著脾氣。
“誰能告訴朕,這是怎麼回事?”
“再如此下去,朝廷國庫空了,你們也都不用吃飯了!”
群臣們沉默。
見狀朱元璋更是惱怒。
“平日裡你們一個個能說會道,現在怎麼不說話了?”
“回答朕!”
大殿中的文武大臣們已經沉默。
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正要繼續發脾氣,卻見胡百川一副認真思索模樣,當即直接問了出來。
“胡百川,你可有話說?”
朱元璋都問話了,胡百川稍微一琢磨,當即索性也藏著掖著。
“陛下,臣還真知道一些。”
此言一出,朱元璋立刻來了興致。
“你說,為何會如此?”
“因為咱們大明王朝的賦稅不行!”
“是有極大缺陷的!”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大臣臉色微變。
膽大妄為!
這種話也敢說!
朱元璋眉頭微皺,但卻沒有生氣。
“你說,有何缺陷!”
胡百川沒耽擱,當即便把先前琢磨的內容都道了出來。
空印案貪腐案胡百川沒有提及。
他此刻重點介紹的是這個賦稅製度的問題。
飯要一口口的吃,急不得。
當聽聞胡百川直言丁銀製度人口征收賦稅的問題後,朱元璋隱約明白了些。
不過這才是開胃菜。
真正讓朱元璋和滿朝文武大臣臉色大變的還是胡百川對讀書人免除賦稅徭役製度的批判。
“想要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取消這個特殊豁免權!”
喜歡重生大明:嶽丈朱元璋!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嶽丈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