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這些線索,警方將偵察方向轉入到全麵清查死者的接觸關係上。凡是與死者有經濟來往和兩性關係者均逐一調查,有的甚至被收容審查。在這個過程中,專案組審查的人數達到了幾十人,然而,真正的凶手卻總是巧妙地躲避著警方的追查,始終沒有露出真麵目。每一次當警方覺得似乎已經接近真相時,線索卻突然中斷,嫌疑人難以鎖定,使得案件偵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警方在調查中還發現,這些案件的拋屍地點相對集中,這表明凶手的作案現場可能就在附近。從作案手法來看,凶手作案手法一致,都是先將被害人勒死或掐死,然後從大腿根部進行碎屍,之後拋屍。這些跡象表明,凶手有著極強的報複心理,似乎對女性極度仇恨,且此人很可能有過犯罪前科。然而,僅憑這些推斷,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出凶手,無疑是大海撈針。
在調查過程中,專案組還麵臨著社會輿論的壓力。市民們對案件的關注度極高,他們渴望警方能夠早日破案,將凶手繩之以法。麵對社會各界的期望,專案組的成員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擔,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依然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努力尋找著案件的突破口。
就在案件偵破陷入僵局之時,轉機終於出現。1992年9月3日,哈爾濱鐵路局某俱樂部的負責人向專案組提供了一條關鍵線索。原來,前一天他去朋友趙某家串門,閒談中得知趙某的妻子王某於去年4月份攜帶bp機離家出走後,便再無音訊。趙某還提到,他曾傳呼過王某一次,時間是去年8月份,回他信息的卻是個陌生男人,對方稱bp機已經賣給他了,讓趙某不要再傳。
這條線索引起了專案組的高度重視,偵查員們立刻前往趙某家進一步了解情況。隨後,他們馬不停蹄地來到市電信局查詢,得知現在使用該bp機的人叫韓明,而且韓明還是一名人民警察,其戶口落在動力區體育街14號,而平時住在那裡的卻是他的弟弟韓利。
韓利,29歲,有著複雜的過往經曆。1979年,他因強奸女學生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1987年被假釋。1989年,韓利結婚時,哥哥韓明將體育街14號的住處讓給了他。1991年,韓利又因盜竊兩次被公安機關收審。他的這些經曆,與警方之前對凶手的推斷高度吻合,韓利瞬間進入了警方的視線,成為了這起連環殺人碎屍案的重大嫌疑人。
為了進一步核實情況,1992年9月10日下午1時許,專案組傳訊了韓明。麵對專案組的詢問,韓明剛開始長時間沉默,試圖隱瞞真相。但在強大的心理攻勢下,他最終承認自己名下的bp機並非母親給韓利買的,在這件事上他做了偽證,包庇了弟弟韓利的一些行為。據韓明交代,韓利在南崗地下城有一個攤位,此時去上海辦貨了,這幾天有可能回來。
得到這一消息後,專案組決定抓住時機,對韓利展開深入調查。11日淩晨三時,在夜色的掩護下,專案組對體育街14號韓利的住處進行了秘密搜查。搜查過程中,警方發現了諸多可疑物品,其中包括乳膠手套三副、一個女青年李某的身份證和卷起的一塊綠色地毯等。乳膠手套很可能是韓利作案時用來避免留下指紋的工具,而李某的身份證則直接將韓利與案件中的被害人聯係在了一起,那塊綠色地毯也極有可能與案件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證據的發現,進一步坐實了韓利的嫌疑,讓專案組堅信他們已經找到了關鍵人物。
1992年9月14日下午,哈爾濱火車站人頭攢動,旅客們拖著行李,匆匆忙忙地穿梭在站台和出站口之間。此時,一群便衣警察正靜靜地守候在出站口附近,他們的目光緊緊盯著每一個出站的乘客,神色凝重而專注。他們在等待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韓利,那個讓整個城市陷入恐懼的連環殺人碎屍案凶手。
隨著一趟列車緩緩進站,人群開始湧動。韓利拉著行李箱,混雜在人群中,不緊不慢地朝著出站口走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卻又透著幾分得意,或許他還沉浸在自己能夠逍遙法外的幻想之中。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張無形的大網已經悄然向他張開。
當韓利剛踏出出站口的那一刻,守候已久的警察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如同一群敏捷的獵豹,瞬間將韓利圍得水泄不通。韓利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警察們牢牢地控製住。他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就這樣被抓獲了。
韓利被帶回審訊室後,一開始還試圖抵賴,對自己的罪行矢口否認。他眼神閃躲,言辭閃爍,不斷編造各種謊言來為自己開脫。但警方掌握了大量的證據,麵對鐵證如山的事實,韓利的心理防線逐漸崩潰。在警方強大的審訊攻勢下,他終於低下了頭,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動機和過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據韓利交代,他從小就厭惡上學,初中時便經常逃學。14歲時,他結識了一名女孩並發生了兩性關係,從此便經常糾結一些流氓到學校調戲女學生。1979年1月9日,他夥同孫某闖入某中學,在光天化日之下,將一名初二的女學生在教室內輪奸,同時搶劫了另一名女生的十元錢,因此被判15年徒刑。1987年,韓利被假釋出獄,但他並未悔改,反而變本加厲。
在他看來,是女性讓他“吃了牢飯”,內心對女性的仇視與日俱增。尤其是對從事性交易的女性,他更是痛恨不已,認為她們“不要臉”“水性楊花”。同時,他也看中了這些女性在日常工作中不會使用真實身份,就算突然失蹤,也幾乎不會有人在意,可以避免被警察調查這一點,於是決定向她們下手。
1990年11月23日,韓利在哈爾濱電影院門前,將一個失足婦女帶到自己在體育街14號的房子中。在發生關係後,他殘忍地將被害人掐死,隨後進行分屍並拋屍。1991年4月3日,他又如法炮製,殺害了第二名被害人。連續兩次作案都未被發現,這讓韓利變得更加猖狂,他的犯罪行為也愈發瘋狂。
1991年4月6日,韓利在某電影院看到身掛bp機及多枚金戒指的王某,他見財起意,當天便將王某誘騙至家中殺害,搶走了她身上的財物。四天後,失足婦女蘇某以高價交易為由來到韓利住處,也沒能逃過他的魔掌。1991年4月13日,一名失足婦女與韓利交好後,卻突然跟彆人跑了,這讓韓利內心扭曲憤恨,他耐心地多天蹲守,最終將該女性殺害。
1992年5月12日,韓利在哈爾濱鐵路工人文化館搭訕李某,將李某騙到自己住所處殺害。次日淩晨,他無所顧忌地扛起李某的死屍,來到鄰居潘玉琴家的菜窖前,用腳踢開菜窖將屍體扔了進去。1992年8月9日,在南崗某電影院門前,韓利看到自己的舊相識陳某,陳某身上所帶的財物讓他暗藏殺心。他以以往一貫的手段將陳某殺害,由於擔心鄰居認出陳某身份,他對屍體進行了毀容等手段後,將其丟進了下水道中。
韓利在審訊過程中,始終不認為自己有錯,口口聲聲說是在“為民除害”。他的這種扭曲的價值觀令人震驚,他將自己的罪行合理化,對那些被害女性沒有絲毫的愧疚和憐憫。他在多起案件中拋屍下水道,除了警方之前推測的原因外,還因為他認為那些女子都“像垃圾一樣臟,下水道是她們的歸宿”。
韓利的落網,讓整個哈爾濱城的市民們長舒了一口氣。這起震驚全城的連環殺人碎屍案終於畫上了句號,人們心中的恐懼也逐漸消散。警方的努力和堅持得到了回報,他們用行動扞衛了法律的尊嚴,給了受害者和市民們一個交代。這起案件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提醒著人們要時刻警惕身邊的危險,珍惜生命,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力量。
喜歡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請大家收藏:()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