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姥姥的禁令_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74章 姥姥的禁令(1 / 1)

煙台的風裡總裹著海的鹹濕,而所城裡的風,還多了些六百年光陰釀出的沉厚。那片臥在芝罘區南大街南側的老街區,是煙台城的根。打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起,它就以"奇山守禦千戶所"的名頭立在海邊,當年屯兵禦倭的營壘,漸漸被官兵家眷的炊煙、商賈的吆喝、農民的田埂連綴起來,成了如今這模樣。我兒時住的姥姥家,就在離它百米遠的胡同裡,推開門就能望見那片黛瓦青磚。

白天的所城裡是我們這群野孩子的天下。橫平豎直的街巷是天然的"楚河漢界",我領著西頭的夥伴守著"西城",東頭的小胖帶著人攻"東城",一塊泥巴捏的"炮彈"飛過牆頭,就引爆一場夾雜著嬉笑的"衛國戰爭"。那些四合院更是捉迷藏的絕佳去處,朱漆斑駁的大門後有窄窄的夾道,雕花的窗欞後能藏下半個身子,連門墩石縫裡都塞過我們偷藏的糖紙。陽光斜斜照進天井,映著我們奔跑的影子,連牆角的青苔都帶著笑意。

可太陽一沉,那片熱鬨的街巷就像被按下了暫停鍵,連風都變得躡手躡腳。姥姥總會掐著點站在門口,粗布圍裙上還沾著灶灰,聲音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嚴肅:"天黑了,不許往所城裡跑。"有回我和小胖約著去摸牆角的蟋蟀,剛溜到巷口,就被姥姥攥著胳膊領了回來。她的手勁很大,指甲嵌在我胳膊上,眼裡是我從沒見過的慌。我追問了無數次,她都隻是把我往懷裡摟,嘴裡念叨著"聽話,聽話就好"。

後來我才發現,不光是姥姥,巷子裡所有家長都有這禁令。暮色一濃,各家的呼兒聲就此起彼伏,把散在街頭的孩子都往家裡拽。有回我趴在姥姥家院牆上張望,看見所城裡的燈稀稀拉拉的,隻有幾家窗紙透出微弱的光,更遠處的胡同黑得像化不開的墨。有個膽大的孩子往巷口探了探,就被他娘揪著耳朵罵:"不要命了?忘了你張爺爺的事了?"那語氣裡的恐懼,讓我後頸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這謎團在我心裡擱了十幾年。去年清明我回煙台,特意繞到所城裡,遇見了守著老院的李奶奶。她是姥姥當年的老鄰居,頭發都白了,記性卻好得很。我提起當年的禁令,她歎著氣給我倒了杯熱茶,慢慢講起了舊事。

原來建國初期,所城裡的老房子大多年久失修,好多院牆都塌了半截,胡同裡沒有路燈,夜裡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更要緊的是,有年冬天,張爺爺家的小孫子在巷子裡追貓,掉進了一口廢棄的枯井裡。那口井藏在四合院的夾道裡,井口被雜草蓋著,等大人們找到孩子時,人都凍僵了。從那以後,老輩人就定下了規矩,天黑後不許孩子往所城裡跑。姥姥那時候剛失去了早夭的兒子,把我當成心頭肉,生怕我出半點意外,卻又怕嚇到我,從沒跟我細說緣由。

李奶奶領著我往所城裡走,如今的街巷都安上了路燈,老房子也翻修過了,青磚牆上掛著紅燈籠,夜裡亮起來像條火龍。走到深處,她指著一處新修的小花壇說:"就是這兒,當年那口枯井,後來填上了。你姥姥那時候,每天天黑了都要站在門口望,看見有孩子往這邊來,就扯著嗓子喊回去。"我摸著牆上光滑的青磚,忽然想起小時候姥姥攥著我胳膊的溫度,想起她眼裡的慌,原來那不是神秘的警告,是藏了半生的疼愛。

風穿過新修的花窗,帶著槐花的香。我忽然明白,所城裡的夜晚從不是什麼禁忌之地,那些黑黢黢的胡同裡,藏著的是老輩人對孩子最樸素的守護,是刻在時光裡的溫柔。就像姥姥的禁令,裹著嚴厲的殼,裡麵全是化不開的愛。

喜歡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請大家收藏:()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何以為民 逼我老婆改嫁?我反手一個大逼兜! 年代1968:牛棚裡的幸福生活 北大荒?開局自帶兩百平物資倉庫 婚內不同房?你當本世子舔狗呀? 讓你穿越,帶回來反重力是什麼鬼 盜墓:開局撿屬性,成就盜墓之王 錯亂王妃,忠誠的狗 碎璃重曜 丟掉戀愛腦,真學霸隻想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