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東門裡“鬼語者”驚魂:老城牆下的異語迷蹤_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 > 第899章 東門裡“鬼語者”驚魂:老城牆下的異語迷蹤

第899章 東門裡“鬼語者”驚魂:老城牆下的異語迷蹤(1 / 1)

1998年的初秋,濟寧老城的晨霧還帶著夏末的濕黏,東門裡“一天門”的青石板路上,已經響起了早點攤的吆喝聲。剛出爐的油餅裹著蔥花香氣,混著護城河飄來的水汽,鑽進沿街的青磚灰瓦裡——這裡是老城最熱鬨的地段之一,濟寧一中的老校門就開在巷口,穿著藍白校服的學生們三三兩兩走過,自行車鈴聲清脆地劃破晨霧,誰也想不到,這樣充滿煙火氣的地方,會在當天正午掀起一場驚動全城的驚魂風波。

王桂蘭挎著菜籃子走過一天門時,太陽剛爬到城牆垛口的位置。她是巷尾雜貨店的老板娘,五十出頭的年紀,臉上帶著常年操持家務的風霜,一雙腳常年穿著布鞋,踩在青石板上穩當得很。她沒上過一天學,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工整,平日裡話不多,隻會說一口地道的濟寧方言,跟街坊鄰居聊的也都是柴米油鹽的瑣事。誰也沒留意到,這天的王桂蘭有些異樣——她路過早點攤時,沒像往常一樣停下來買兩根油條,反而直勾勾地盯著濟寧一中的老校門,眼神空洞得像蒙了一層霧。

“桂蘭嫂子,發啥愣呢?”賣油餅的老李頭探著身子喊她,手裡的鐵鏟“哐當”一聲敲在鍋沿上。王桂蘭沒應聲,突然渾身一哆嗦,像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似的,猛地晃了晃身子。她扶著旁邊的老槐樹站穩,頭緩緩地低下去,肩膀開始不受控製地抽搐,嘴裡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響,像是有什麼東西堵在喉嚨裡。

老李頭放下鐵鏟跑過去,剛要伸手扶她,就被王桂蘭突然抬起的臉嚇了一跳。剛才還慈眉善目的婦人,此刻眼神渙散,瞳孔裡像是蒙著一層渾濁的白翳,嘴角歪向一邊,嘴裡開始蹦出一串奇怪的音節——“アカリ…家…帰りたい…苦しい…”那聲音尖利又沙啞,完全不是王桂蘭平日裡的嗓音,更像是一個陌生男人的哀嚎,夾雜著斷斷續續的哭腔。

圍觀的人很快就聚了過來。先是幾個買早點的街坊,接著是送孩子上學折返的家長,不一會兒就把老槐樹圍得水泄不通。大家看著王桂蘭怪異的模樣,都嚇得往後縮——她一會兒蹲在地上用手刨著青石板,一會兒又站起來對著城牆的方向鞠躬,嘴裡的怪話就沒停過,那嘰裡哇啦的語調沒人能聽懂,卻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悲涼和怨毒。

“這是撞邪了吧?”人群裡有人小聲嘀咕,“前幾天我還看見有個穿和服的女的在這兒拍照呢,是不是招了不乾淨的東西?”這話一出,周圍的人更慌了,有老人趕緊從口袋裡摸出護身符攥在手裡,還有人要去巷口請“懂行”的神婆來。混亂中,有人突然喊了一聲:“張老師來了!”

擠進來的是濟寧一中的退休曆史教師張敬之,老人七十多歲,頭發花白,手裡還提著晨練用的太極劍。他本來要去護城河邊上打太極,聽見這邊的動靜就過來了。剛走到跟前,張敬之的腳步突然頓住,臉上的笑容也僵了——他聽清了王桂蘭嘴裡的話。

張敬之擠開人群,蹲在王桂蘭麵前,聲音有些發顫地問:“你剛才說…‘兵營裡的火…冷’,對嗎?”王桂蘭像是沒聽見他的話,依舊重複著那些怪異的音節,但當張敬之說出“日本駐屯軍”這幾個字時,她突然停止了掙紮,猛地抬起頭,眼神裡竟然有了一絲清明,嘴裡清晰地吐出一句日語:“昭和十八年…濟寧…孤魂…”

張敬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站起身對圍觀的人說:“她講的是日語,而且是二戰時期的日本軍用方言。”這話像一顆炸雷在人群裡炸開,有人驚呼:“啥?日語?桂蘭嫂子連字都不識,咋會說日語?”張敬之歎了口氣,指著濟寧一中的老校門說:“這裡抗戰時期是日本駐屯軍的兵營,昭和十八年就是1943年,那年冬天兵營裡著了一場大火,燒死了十幾個日本兵,因為戰況緊張,根本沒人給他們收屍,就埋在了城牆根下。”

他接著說:“剛才她喊‘家…帰りたい’,就是‘想回家’的意思,還說‘苦しい’,是‘痛苦’。這分明是在說當年那些死在這兒的日本兵,成了孤魂野鬼,找不到回家的路。”這話讓在場的人倒吸一口涼氣——一個從未接觸過日語的普通婦人,竟然能準確說出幾十年前的曆史細節,還能用流利的日語表達,這事兒實在太過離奇。

就在大家驚恐萬分的時候,王桂蘭突然“咚”的一聲倒在地上,像是脫力了一般。過了約莫半分鐘,她慢慢睜開眼睛,看到圍著的一群人,還有地上自己蹭的泥汙,一臉茫然地問:“你們圍著我乾啥?我菜還沒買呢。”

有人把剛才的事跟她說了一遍,王桂蘭嚇得臉都綠了,連連擺手:“不可能!我咋會說日語?你們彆逗我了!”她掙紮著站起來,看到自己的布鞋都磨破了,手上也全是青石板蹭的擦傷,眼淚都快下來了。張敬之扶著她坐到路邊的石墩上,遞過一杯水,問她:“你剛才有沒有覺得冷?或者看到什麼奇怪的東西?”王桂蘭想了半天,隻說自己路過老槐樹時,突然覺得一陣刺骨的冷,像是有人往她脖子裡吹了口氣,之後的事就什麼都不記得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事兒當天就傳遍了老城。下午的時候,巷口的雜貨店被圍得水泄不通,大家都來問王桂蘭事情的經過,還有人拿著紙錢要去城牆根下燒,被張敬之攔住了:“都是無稽之談,燒紙錢解決不了問題,彆搞封建迷信。”可沒人聽他的,當天晚上,城牆根下全是燒紙錢的火光,還有人擺了供品,嘴裡念叨著“莫怪莫怪,早日投胎”。

王桂蘭之後好幾天都不敢出門,一閉上眼睛就覺得脖子後麵發涼。她的兒子不放心,帶她去醫院做了全麵檢查,結果顯示身體一切正常,醫生說可能是過度疲勞加上心理暗示導致的“解離性身份障礙”,也就是俗稱的“鬼上身”,其實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可這個解釋沒人願意信——一個沒上過學的農村婦女,怎麼會突然掌握一門外語,還能說出幾十年前的曆史細節?

張敬之倒是特意去圖書館查了資料,果然找到了1943年日本駐屯軍兵營失火的記載,甚至還有當時埋葬士兵的大致位置,就在如今濟寧一中的操場底下。他還發現,王桂蘭的丈夫當年是城牆根下的挑夫,抗戰時期經常給駐屯軍送水,可能跟她講過不少兵營裡的事,隻是王桂蘭自己忘了。至於日語,張敬之推測,當年駐屯軍的士兵經常在巷子裡走動,嘴裡會念叨一些簡單的詞句,王桂蘭可能在童年時無意中記在了潛意識裡,遇到特殊刺激就被激發出來了。

可這個“科學解釋”並不能說服所有人。後來的十幾年裡,東門裡“鬼語者”的傳說越傳越邪乎,有人說在月圓之夜看到城牆根下有穿軍裝的影子走動,還有人說聽到過日語的哭聲。濟寧一中搬遷新校區後,老校門被改成了文物保護單位,門口立了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抗戰時期的曆史,卻沒人敢提當年王桂蘭的事。

如今王桂蘭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還算硬朗,隻是再也不敢從老槐樹底下走。每次有人問起當年的事,她都隻是搖頭,說自己啥也不記得了。而張敬之老人去世前,曾在日記裡寫道:“曆史不會消失,它隻會藏在城牆的磚縫裡,藏在青石板的紋路裡,偶爾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提醒我們它曾存在過。至於是不是鬼魂,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那些不該被遺忘的過去。”

如今再走在東門裡的青石板路上,老槐樹依舊枝繁葉茂,城牆根下的早點攤還在冒著熱氣。偶爾有老人帶著孩子路過,會指著濟寧一中的老校門說:“這裡以前發生過一件怪事…”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斑駁的光影裡,仿佛還能聽見多年前那聲帶著悲涼的日語歎息,在老城的巷子裡久久回蕩。

喜歡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請大家收藏:()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假孕成真,陰鷙反派求放過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 掃墓歸來,太公爽歪了,我贏麻了 掌心獨寵:夜少嬌妻她又甜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