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角落的金屬板仍在無聲蔓延著細小的裂縫,仿佛某種不可察覺的力量正在悄然滲透。星耀站在指揮台前,目光深邃如夜,整個人如同一尊雕塑般靜立不動。他的思緒早已飛越了這片空間,投向那尚未落定的和平協議。
“閣下。”伊莎貝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遲疑,“外星使者剛剛傳回消息,他們的高層願意重新評估局勢,並派遣第二輪談判代表前來。”
星耀微微頷首,沒有立刻回應。他清楚,這場談判遠未結束,甚至可以說才剛剛拉開序幕。科技展示帶來的震懾力已經開始發酵,但能否真正撬動對方的核心利益,還要看接下來的交鋒。
通訊官快步走近:“奧瑞恩聯邦艦隊仍在接近中,預計六小時內進入躍遷終點區。”
“通知烈風,加快追蹤進度。”星耀語氣平穩,卻透出不容置疑的決斷,“同時,讓科研團隊準備好第二階段的技術演示方案。”
伊莎貝拉走到他身旁,輕聲道:“你打算用技術繼續施壓?”
“不是施壓,是讓他們明白現實。”星耀目光冷峻,“我們已經領先不止一代科技。如果他們還想保住一點未來,就必須做出選擇。”
談判室內的氣氛比昨日更為凝重。外星使者換了一位,身形高瘦,身披深藍長袍,眼神中帶著審視與戒備。他的隨行人員並不多,但每一個都神情肅穆,顯然這次談判的重要性已上升至戰略層麵。
星耀坐在主位,身後的全息投影緩緩展開,顯示出一張複雜的銀河星圖,標注著雙方當前的勢力範圍、資源分布以及潛在衝突點。
“歡迎再次光臨。”星耀語氣溫和,但目光如刀,“希望你們這次帶來了更具建設性的態度。”
外星使者微微點頭,聲音低沉:“我們已收到上一輪談判的彙報。貴方所展示的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但也讓我們更加謹慎。”
“謹慎是對的。”星耀嘴角微揚,“但過度的警惕會阻礙合作。”
會議桌兩側的代表開始低聲交流,氣氛在微妙地變化。星耀沒有急於推進議題,而是等待著最佳時機。
“關於和平協議的條款。”外星使者終於開口,“我們願意在部分問題上做出讓步,但核心利益必須得到保障。”
“請具體說明。”星耀示意記錄員開啟同步翻譯係統。
“第一,我們接受遺跡對關鍵研究設施的監督機製,但要求保留一定自主權;第二,在資源分配方麵,我們希望維持現有五成比例不變;第三,關於邊界劃定……”使者頓了頓,目光直視星耀,“我們無法接受將母艦撤離核心區的要求。”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星耀輕輕敲擊桌麵,思索片刻後緩緩開口:“我可以理解你們的顧慮。不過,邊界問題是整個協議的基礎。若不確保遺跡安全,和平便無從談起。”
“那麼,我們可以考慮折中方案。”使者眼中閃過一抹精光,“比如設立緩衝區,由第三方觀察團駐守。”
星耀微微一笑:“這個提議值得探討。”
談判持續了整整三小時,雙方圍繞幾個核心問題反複推敲。星耀展現出驚人的耐心與策略性,時而強硬,時而溫和,始終掌握著節奏。每當對方提出異議,他都能迅速找到切入點,用邏輯與數據說服對方。
最終,關於邊界劃分達成初步共識:設立一個為期三年的緩衝帶,由遺跡主導管理,外星勢力可派駐觀察員,但不得攜帶武器。這一決定雖未完全滿足遺跡訴求,卻為後續推進提供了基礎。
“關於資源分配。”星耀翻閱著最新的經濟模型分析報告,“我建議將比例調整為四六開,我們占六成,你們保留四成。前提是必須開放兩個關鍵航道供遺跡商隊通行。”
外星使者眉頭微皺,似乎在衡量利弊。片刻後,他緩緩點頭:“可以接受,但前提是你們必須承諾不對我們的附屬星球進行軍事部署。”
“成交。”星耀毫不猶豫地伸出手。
兩人握手的瞬間,空氣中仿佛有一道無形的屏障被打破。雖然仍有分歧未解,但和平的曙光已然浮現。
“閣下,談判進展超出預期。”伊莎貝拉在離開會議室後低聲說道,“但他們仍有些許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