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燼將那個加密文件“啪”地一聲撂在桌上,連頭都沒回,抬腳就走,啥話也沒說。星耀孤零零地坐在辦公室裡,四周漆黑一片,隻有終端屏幕上的光點一閃一閃,跟活物似的。
他眼睛死死地盯著那份文件,好半天沒動,過了老一會兒才伸手把索蘭星科研團隊上傳的數據調出來。屏幕上安靜地躺著一行字——“時間之門,即將開啟”,瞅著就有種讓人琢磨不透的勁兒。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砰砰砰”,又急又短。
“進來。”星耀聲音乾巴巴的,沒一點兒情緒。
一個通訊官風風火火地衝進來,臉上的肌肉都繃得緊緊的,一看就是緊張壞了:“大人,信號解析計劃的第一批數據出來了。”
星耀蹭地一下站起來,順手抓起外套披上,大步流星地往科研中心趕。
一路上,銀河聯邦總部的燈倒是亮堂著,但跟戰時比起來,這兒安靜得不像話。可他心裡明鏡似的,這平靜跟暴風雨前一樣,就是暫時的消停。
科研中心裡頭,主控室臨時改成了信號分析指揮所。牆上投影裡的能量曲線跳個不停,下麵是一排排操作台,幾十號研究員都全神貫注地盯著自己的終端屏幕,手指頭在鍵盤上敲得飛快。
首席研究員瞧見星耀進來,立馬迎上去:“大人,我們初步找出了信號的部分規律。”
“接著說。”星耀點了點頭。
研究員調出一段數據流,伸手戳著其中一串波形:“這是從外緣暗域接收到的原始信號片段。一開始我們還以為它是亂蹦躂的,可經過好幾個維度對比,發現它變化是有門道的。”
“它在學哪種已知文明的語言?”星耀問。
“不是語言。”研究員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更像是……一種頻率呼應。我們用不同頻段去刺激它,發現它會對特定頻率有反應。”
“呼應?”星耀眉頭皺得緊緊的,“你是說,它能明白我們的探測?”
“差不多能這麼理解。”研究員接著道,“而且它回應的方式不固定,會根據我們輸入的內容變。就像……你扔給鏡子東西,它反射回來的有點像但又不一樣。”
星耀想了一會兒,問:“有沒有可能,它不是被動接收,是主動交流?”
研究員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理論上有這可能。但我們還不能確定它有沒有意識。”
“讓它‘開口’。”星耀語調很堅決。
會議室裡的空氣瞬間凝固了。
研究員們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後還是首席開了口:“我們可以試著建個穩定的頻率通道,用固定模式發信息,看它咋反饋。”
“開始。”星耀直接下命令。
很快,實驗啟動。研究人員在控製台上輸入一組簡單的二進製代碼,然後眼巴巴地等著反應。
幾秒鐘過去,啥動靜也沒有。
“再來一次,加大能量輸出。”星耀說。
第二次嘗試後,全息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串新的波動圖案。這些圖案不像之前那樣亂晃,而是有一定規律。
“它有反應了!”研究員興奮得大喊。
“記下來。”星耀眼睛緊緊盯著屏幕,“接著發不同頻率的信號,看看它能不能一直這麼回應。”
接下來幾個小時,研究團隊試了各種組合。他們發現,用特定頻率的脈衝信號時,信號源的回應更清楚,還能形成類似符號的圖案。
“這些符號……”一個年輕的研究員突然出聲,“瞅著像某種象形文字。”
“跟哪個文明的文字最像?”星耀問。
研究員趕緊調出數據庫對比圖,屏幕上出現幾種遠古文明的字符。“都不完全一樣,但有些筆畫和結構挺像。”
星耀走上前,湊近仔細瞧那些符號:“有沒有可能,這是一種通用的語言模板?”
“啥意思?”研究員一頭霧水。
“說不定這不是某個具體文明的語言,是更古老的存在留下的表達方式。它能適應好多智慧生命的形式。”星耀慢悠悠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