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示信號在指揮屏上閃爍,如同警鐘敲響。敵軍第三梯隊從超空間躍遷而出,艦身泛著詭異的紫色光芒,悄無聲息地逼近戰場。
星耀站在主控台前,眼神冷峻如刀,手指微微收緊。他沒有說話,隻是靜靜望著那群陌生戰艦組成的陣列,仿佛在用目光丈量它們帶來的威脅。
“他們還沒完。”伊莎貝拉低聲說,語氣中透著一絲凝重,“這支艦隊……似乎比前兩波更危險。”
“不隻是更危險。”星耀終於開口,聲音低沉卻冷靜,“他們是壓箱底的王牌。”
通訊頻道中傳來各艦隊的緊急報告,曙光、藍焰與蒼鷹三支主力部隊正在重新集結,但麵對未知敵人,士氣難免出現波動。
“不能再硬拚了。”伊莎貝拉迅速調出戰術分析圖,“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弱點,否則隻會陷入無謂消耗。”
星耀點頭,果斷下令:“立刻召集所有科研人員,啟動‘破法’計劃。”
命令下達後不久,旗艦內部的科研中心便燈火通明。來自不同星球、不同種族的科學家和技術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著剛剛獲取的敵軍數據展開分析。
“我們隻有一次機會。”星耀親自來到科研中心,站在會議桌前環視眾人,“你們是聯盟最頂尖的大腦,現在,我需要你們告訴我——我們該如何擊敗他們?”
一位年長的人類工程師推了推眼鏡,指著屏幕上剛截獲的能量波動圖像說道:“這些戰艦使用的能量係統極為特殊,它不是傳統的核聚變或暗物質反應堆,而是一種尚未被銀河主流科技掌握的‘共振增幅器’。”
“共振增幅器?”一名外星研究員皺眉,“你是說,他們利用某種頻率的能量共振來維持動力和防禦係統?”
“沒錯。”工程師點頭,“這解釋了為什麼他們的護盾如此難以擊破。如果我們的火力頻率與他們的共振不匹配,攻擊就會被直接反彈或吸收。”
“那就必須找到他們的共振頻率,並加以乾擾。”伊莎貝拉迅速接話。
“問題是,”另一位技術員插嘴,“這種頻率每秒都在變化,而且變化幅度極小,幾乎無法捕捉。”
星耀聽完後沉默片刻,隨即開口:“那就設法讓它穩定下來。”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
“什麼意思?”有人問道。
“如果我們能製造一個穩定的外部乾擾源,迫使他們的共振頻率進入可預測模式,我們就能找到突破口。”星耀緩緩說道。
這句話讓整個科研團隊精神一振。
“理論上可行!”那位外星研究員激動地說,“我們可以嘗試使用高頻脈衝乾擾,擾亂他們的能量分配,讓他們不得不進入短暫的穩定狀態。”
“時間窗口可能很短。”工程師補充道,“但隻要足夠精準,就能完成打擊。”
“那就開始吧。”星耀沒有多言,轉身對伊莎貝拉說,“你負責協調科研團隊,我要看到具體方案。”
“明白。”她點頭應下,立即投入到指揮調度之中。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科研中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狀態。各種儀器高速運轉,全息投影上不斷跳動著數據流,技術人員在控製台之間來回穿梭,調試設備、驗證模型、修改參數。
星耀始終沒有離開,他坐在會議桌旁,盯著戰術地圖上的敵軍位置,腦海中不斷模擬各種可能性。
“我們必須在他們完全部署之前動手。”他對身旁的助手說道,“否則等他們形成完整防線,我們就徹底被動了。”
與此同時,前線戰線仍在苦苦支撐。曙光艦隊與藍焰艦隊交替掩護,儘力拖延敵軍推進速度,而蒼鷹無人機群則不斷釋放電子乾擾,試圖削弱敵軍的作戰效率。
“報告!”通訊官突然闖入科研中心,“敵軍第三梯隊已開始展開陣型,預計五分鐘後將完成全麵壓製。”
星耀猛然起身,快步走向主控台:“情況如何?”
伊莎貝拉正盯著屏幕上的最後一組數據,眉頭緊鎖。
“還差一點……再給我們三十秒。”她的聲音帶著焦急。
“好,就三十秒。”星耀深吸一口氣,按下通訊頻道,“所有人,堅持住!”
前線傳來的畫麵中,曙光艦隊正以極限機動規避敵方火力,幾艘戰艦已經嚴重受損,但仍死死咬住敵軍側翼。
“準備好了!”伊莎貝拉猛地抬頭,“我們找到了一組可以乾擾敵軍共振係統的頻率,隻需一次高能脈衝發射,就能讓他們的核心係統進入短暫的穩定狀態。”
“多久?”星耀問。
“最多十秒。”
“夠了。”星耀毫不猶豫地下令,“立刻執行!”
科研中心內,技術人員迅速啟動脈衝發生器,一道無形的能量波瞬間擴散至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