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艙的燈光微微閃爍了一下,星耀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在數據板上快速滑動。剛剛收到的偵察小隊傳回信號,那顆位於銀河邊緣的未知星球表麵存在異常能量波動。他還沒來得及細看分析報告,通訊屏再次亮起——伊莎貝拉的影像浮現出來。
“邊境星域三支艦隊申請緊急補給,燃料儲備已低於安全線。”她的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忽視的緊迫,“他們要求立刻召開聯盟資源協調會議。”
星耀合上數據板,目光沉靜。“通知所有指揮官,一小時後開會。”
會議室的金屬門緩緩開啟,各大艦隊代表陸續進入。有人腳步沉重,有人神情冷峻。莫爾森坐在靠前的位置,軍服筆挺,指節輕敲桌麵。卡爾頓緊隨其後,身後跟著兩名技術軍官。雷恩站在角落,雙臂交叉,眼神裡透著不滿。
星耀步入會場時,嘈雜聲沒有立刻停止。直到他在主位坐下,全場才安靜下來。
“我知道大家有話要說。”他開口,語氣平緩,“所以今天不談戰術部署,隻談一件事——資源分配。”
話音未落,藍焰艦隊的副官雷恩便站起身:“那就直說吧!我們連續執行高危突襲任務,傷亡率超過四成,可補給優先級排在第七位。這是什麼道理?”
“你們的任務確實重要。”星耀點頭,“但曙光艦隊負責正麵牽製敵主力,雷霆艦隊承擔側翼掩護,他們的消耗也不小。”
“消耗?”莫爾森冷笑一聲,“我軍三分之一的艦船因缺乏備用反應堆停機待修,這叫消耗?這叫斷供!”
“你們拿到的礦石純度遠高於其他部隊。”卡爾頓反駁,“怎麼還嫌不夠?”
“純度高不代表數量足!”莫爾森猛地拍桌,“我們守的是最危險的防線,敵人每一次反撲都衝著我們來,可支援呢?後勤組送來的替換模塊連標號都不匹配!”
“夠了。”星耀抬手壓下即將爆發的爭吵,“問題不是誰喊得ouder,而是怎麼解決。”
他打開投影界麵,調出一份動態圖表。“過去七十二小時,全聯盟共消耗能源核心一萬兩千單位,彈藥補給九千八百噸,人員傷亡累計一萬六千人。其中,藍焰艦隊完成三次穿插打擊,摧毀敵方兩座移動平台;曙光艦隊牽製敵旗艦群超過二十小時;雷霆艦隊成功攔截三次大規模躍遷突擊。”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每一支部隊都在流血。現在的問題是,資源有限,該怎麼分?”
沒人說話。
星耀繼續道:“從今天起,補給不再按艦隊編號排序,改為戰損比優先。損失越大的單位,優先獲得修複材料和人員補充。同時,新占領區的資源開采由聯合監督組統一調度,每支艦隊派一名代表參與決策。”
“那前線作戰效率怎麼辦?”卡爾頓皺眉,“臨時調配會影響戰術節奏。”
“效率不能建立在犧牲公平的基礎上。”星耀答道,“如果一支艦隊因為缺燃料被迫撤退,導致整個陣型崩潰,再快的節奏也沒意義。”
“聽起來不錯。”雷恩冷笑,“可誰來保證你們定的‘戰損比’是真的?不會有人偷偷少報傷亡,多拿補給?”
“所有數據接入中央監控係統。”星耀調出新的界麵,“實時上傳損傷記錄、人員名單、裝備損耗清單。任何篡改行為,一經查實,立即取消當期配額,並追責指揮官。”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莫爾森盯著屏幕看了許久,終於開口:“我還有一個條件。既然要聯合監督,那就必須包括外星技術支持團隊。伊莎貝拉那邊掌握著最新的能源轉換技術,如果我們能用上他們的回收裝置,至少能節省三成燃料消耗。”
星耀略一思索,點頭同意。“我可以安排對接,但設備使用權必須輪換,不能長期集中在某一支部隊。”
“成交。”莫爾森伸出手。
其他人也開始低聲交流。有人仍麵露疑慮,但爭吵聲已徹底平息。
星耀環視一圈:“我知道有些人還在擔心,怕這個方案隻是暫時安撫。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它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接下來每三天評估一次戰況,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分配比例。隻要還在戰鬥,規則就會不斷優化。”
他站起身,聲音清晰而堅定:“外麵的敵人沒給我們喘息的機會,我們也不能給自己製造裂痕。誰想退出,現在還來得及。但如果選擇留下,就必須遵守共同製定的規矩。”
沒有人離開。
“好。”星耀收起數據板,“會議結束。監督組兩小時內成立,各艦隊代表準時到場。補給清單今晚發布,明早第一批發放。”
眾人陸續起身離席。卡爾頓走過星耀身邊時低聲道:“你真相信他們會照做?”
“不信也得信。”星耀望著空蕩下來的會議桌,“我們現在輸不起內耗。”
就在這時,通訊員匆匆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塊發燙的數據卡。“剛截獲一段加密信號,來自敵後區域。內容殘缺,但提到了‘第七序列重啟計劃’。”
星耀接過數據卡,指尖觸到邊緣時微微一滯——卡片背麵刻著一道極細的劃痕,像是被人用工具強行撬開過。
他翻轉卡片,在燈光下仔細查看那道痕跡的角度。
卡片突然發出一聲輕微的滴鳴。
喜歡星耀逆天銀河錄請大家收藏:()星耀逆天銀河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