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的通訊器在指尖微微震動,屏幕上赫爾墨斯c12區域的異常信號還未完全解析,他的眉頭已經擰成一團。這是一場真正的戰爭前奏,而銀河聯盟必須比敵人更快一步。
他沒有遲疑,直接下令:“將所有偵察數據同步傳輸至科研中心,我要最優先級處理。”
“是!”通訊員立刻執行命令。
星耀轉身離開作戰指揮室,烈風緊隨其後,兩人一路沉默地穿過長廊,最終抵達了位於地下三層的聯合科研基地。這裡是銀河聯盟最核心的技術研發場所,彙聚了來自不同種族、不同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伊莎貝拉已經在門口等候,手中拿著一份剛剛解密的分析報告。
“敵艦的能量波動模式確實存在異常。”她迎上星耀的目光,語氣冷靜,“但我們的設備無法長時間追蹤,而且他們的隱形係統似乎能主動乾擾我們已知的探測頻率。”
星耀點頭,目光掃過實驗室內部。數十名工程師正圍繞著全息投影操作台忙碌,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專注的氣氛。
“我需要你們做一件事。”星耀的聲音不大,卻足以讓整個房間安靜下來,“找出他們的弱點,製造出能夠對抗他們科技的武器。”
一名年長的科學家皺眉開口:“理論上可行,但我們缺乏足夠的樣本和時間。”
“時間不是問題。”星耀淡淡道,“我會調配一切資源給你們,包括遠古遺民的技術資料。”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伊莎貝拉也驚訝地看了他一眼:“你確定要這麼做?那些資料……”
“如果我們不掌握未來科技,就隻能被彆人主宰命運。”星耀打斷她的話,眼神堅定,“現在,我要求你們三天內拿出初步方案。”
壓力如山壓下,但沒有人再提出異議。
接下來的七十二小時,整個科研基地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強度運作狀態。星耀親自坐鎮指揮中心,每隔兩小時便巡視一次各個研究小組,確保每一分資源都被高效利用。
第三天深夜,主控室內,一位年輕的量子物理學家突然站起身來,激動地喊道:“我們找到了!”
所有人瞬間聚集到他的操作台前。
“通過逆向解析敵艦能量波動的頻率偏移,我們發現它們的隱形係統依賴一種特殊的共振波段維持穩定。”他快速調出一組數據圖譜,“如果我們在相同頻率上施加反向乾擾,就能短暫破壞他們的隱形效果。”
“問題是,這種乾擾必須精準到納米級的波動控製。”另一位研究員補充道,“目前的設備根本達不到這個精度。”
星耀沉思片刻,忽然問道:“如果結合引力擾動技術呢?”
全場一靜。
“你是說……”伊莎貝拉眼睛亮了起來,“用引力場作為媒介,引導乾擾波精準鎖定目標?”
“沒錯。”星耀點頭,“這不是不可能,隻是沒人嘗試過。”
這句話仿佛點燃了某種火花,整個實驗室再次沸騰起來。
接下來的十天裡,科研團隊夜以繼日地進行模擬測試與原型機搭建。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新的發現,而每一次突破都讓整個項目更進一步。
終於,在第十七天清晨,第一代“量子引力乾擾裝置”的原型機完成組裝。
“準備實測。”星耀站在實驗場邊緣,低聲下令。
巨大的測試艙內,一艘偽裝成敵艦模型的飛行器緩緩啟動隱形係統,隨即徹底消失在監控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