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聲在遺跡的指揮中心回蕩,技術人員緊盯著屏幕,手指快速敲擊著控製麵板。星耀快步走向主控台,目光掃過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
“信號源確認了嗎?”他語氣冷靜,卻透出一絲鋒芒。
“已經鎖定。”伊莎貝拉站在一旁,迅速調出西北方向的空間掃描圖,“不是普通的探測器……它的頻率模式與我們之前繳獲的敵方情報設備一致。”
“也就是說,摩羅已經開始行動了。”烈風握緊拳頭,眼中燃燒著戰意。
星耀沉默片刻,隨後下令:“加強外圍監控,所有防禦係統進入二級戒備狀態。另外——”他轉頭看向一名身穿外交官製服的中年男子,“通知使者團,提前出發。”
命令下達後,整個遺跡進入了新的節奏。原本還在整理演習數據的技術人員開始重新部署防禦網絡,而早已準備好的外交使團也迅速集結,登上前往各星係的穿梭艦。
這支由五支小隊組成的使者團,肩負著一項關鍵任務:尋找盟友,建立防線。他們將分彆前往北境聯盟、舊人類聯邦、自由商會以及兩個中立外星種族領地,展示遺跡最新科技成果,並尋求合作可能。
第一支隊伍抵達北境聯盟時,正值當地一場暴風雪席卷天際。高聳的金屬塔樓在風雪中若隱若現,聯盟的軍事長官親自接見了使者,並對遺跡帶來的能量護盾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
“你們這套係統能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對方指著全息投影中的測試數據,眉頭微皺。
“是的。”使者展示了在演習中抵禦模擬攻擊的畫麵,“即便麵對高強度電磁乾擾和粒子炮轟擊,也能維持至少三小時以上的完整防護。”
軍事長官沉思片刻,最終點頭:“如果你們能提供部分樣品供我們測試,我們可以考慮簽署初步合作協議。”
與此同時,另一支隊伍則在舊人類聯邦遭遇冷遇。儘管聯邦高層表麵上態度友好,但在談判桌上卻始終推諉拖延,甚至提出苛刻的合作條件,試圖削弱遺跡的主導權。
“他們想把我們變成附庸。”使者低聲向星耀彙報,“如果不讓步,恐怕無法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
星耀聽完報告後,隻是淡淡一笑:“那就換一個更願意合作的對象。”
他隨即指示另一支正在前往自由商會的使者團,調整策略,重點強調互利共贏的理念,並主動提出開放部分非核心科技作為交換籌碼。
這一策略很快見效。自由商會的代表在看到遺跡提供的新型能源轉換器演示後,立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這玩意兒比我們現有的反應堆效率高出兩倍不止。”商會的一位技術主管驚歎道,“如果我們能批量生產,整個邊境貿易區的能源供應都能翻一番。”
最終,雙方達成了臨時合作意向,並約定在一個月內派遣聯合考察團前往遺跡,實地評估技術應用的可行性。
而在遙遠的外星星域,兩支前往中立種族的使者隊伍也陸續傳回好消息。其中一支成功說服了一個擅長信息戰的智慧種族,同意共享部分加密通訊技術,以換取遺跡的戰術ai模塊。
“他們的計算能力遠超人類,但缺乏高效的戰場決策模型。”伊莎貝拉分析道,“我們的ai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
“很好。”星耀點頭,“讓他們知道,這不是單方麵的援助,而是真正的技術互補。”
隨著外交行動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勢力開始關注遺跡的存在。一些原本觀望的獨立星係也開始主動聯係,希望了解遺跡的防禦體係和技術實力。
然而,就在局勢看似朝著有利方向發展時,意外發生了。
第三支使者團在穿越一片星際塵埃帶時,突然失去聯係。最初以為是通訊乾擾所致,但數小時後仍未恢複信號,星耀立即下令派出偵察艦前往搜尋。
“這片區域沒有已知的敵對勢力活動記錄。”烈風皺眉,“但他們不可能憑空消失。”
伊莎貝拉調出最後的定位信號,發現失蹤點附近有一處未標注的空間躍遷痕跡。
“有人故意截斷他們的航線。”她低聲道,“而且手段很專業。”
星耀眼神一沉:“立刻封鎖這條航道,同時通知其他使者團提高警惕。”
這場外交行動,才剛剛開始,就已暴露出隱藏的危機。星耀清楚,摩羅不會坐視他們拉攏盟友。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更加謹慎。
幾天後,第一筆來自盟友的支援物資抵達遺跡。其中包括一批高性能傳感器、幾套遠程通訊陣列,以及一份詳細的情報網絡共享協議。
“這是我們從自由商會獲得的第一批資源。”一名後勤軍官興奮地報告,“足夠支撐我們升級三座外圍哨站。”
“很好。”星耀看著倉庫中整齊排列的設備,“把這些東西儘快整合進防禦體係。”
夜幕降臨,遺跡的指揮中心燈火通明。星耀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繁忙的補給線,心中卻並不輕鬆。
“你覺得,這些盟友真的靠得住嗎?”伊莎貝拉走到他身旁,輕聲問道。
星耀緩緩開口:“在這個銀河裡,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但我們必須讓他們相信,和我們合作,是最明智的選擇。”
喜歡星耀逆天銀河錄請大家收藏:()星耀逆天銀河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