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器的警報聲在空氣中震蕩,星耀眉頭微皺,快步走向控製台。
“未知編碼來源確定了嗎?”他沉穩地問道。
“還在解析中。”伊莎貝拉的手指在全息鍵盤上飛速敲擊,“但可以確認的是,它不屬於當前數據庫的任何已知模塊。”
星耀的目光落在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據流上,心中隱隱浮現出某種預感。遠古遺民的技術遠未被完全挖掘,而這段隱藏的信息,或許正是開啟新紀元的關鍵。
當星圖坐標最終顯現時,整個指揮室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那是一片從未出現在任何航行記錄中的區域,仿佛是銀河記憶之外的空白地帶。
“我們得派人去查。”烈風率先打破沉默,語氣堅定。
星耀點頭:“先穩定內部局勢,再談下一步行動。”
接下來的日子裡,遺跡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人才選拔初見成效,科研突破接踵而來,軍事部署也趨於完善。然而,星耀清楚,真正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和武力,更是人心與秩序的重建。
於是,在一個清晨的例行會議上,他提出了一個新的議題。
“我們要辦一場文化交流大會。”
眾人一愣,有人露出疑惑神色。
“現在不是該集中資源發展科技和軍事嗎?”一名軍官皺眉道。
星耀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調出一張星係聯盟關係圖。
“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軍事基礎和科研能力,但如果想真正團結這些盟友,靠武力和條約遠遠不夠。”他頓了頓,“文化,才是連接不同種族、不同文明最深層的紐帶。”
伊莎貝拉微微頷首:“確實,文化認同能帶來更深層次的信任。”
會議最終達成一致,籌備工作隨即展開。
籌備過程並不順利。來自不同星域的使團對活動形式各執己見,有的主張展示戰鬥技藝,有的則希望突出藝術與哲學。物資調度也因跨星係運輸的延遲而一度陷入僵局。
“我們需要一個統一的主題。”伊莎貝拉在一次協調會上提出建議,“既能體現多元文化,又能展現合作精神。”
星耀思索片刻,緩緩說道:“那就叫‘星辰共鳴’。”
這個名字很快得到了各方認可。主題確定後,籌備團隊開始分工協作:展覽組負責收集各類文化展品;表演組邀請各族藝術家參與演出;後勤組協調場地布置與接待流程。
就在大家忙得不可開交時,林澈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了一份古老的卷軸,上麵刻著一種從未見過的文字。
“這可能來自某個失落文明。”他將卷軸交給伊莎貝拉分析。
她接過卷軸,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如果真是這樣,這次展覽的意義就遠不止文化交流那麼簡單了。”
展覽當天,遺跡中央廣場布置成了一個巨大的開放式展廳。來自七個星係的代表帶來了各自文明的珍品:有西格瑪星盟的金屬浮雕壁畫,塔爾維克聯邦的能量水晶雕塑,還有伊莎貝拉母族的光紋織錦。
人群熙攘,參觀者絡繹不絕。有人駐足在一件異星樂器前聆聽它的音律,有人對著一幅星象圖驚歎不已。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彼此的文化。
“這是什麼?看起來像一堆亂石堆疊在一起。”一名人類士兵指著一座由晶體構成的雕塑,滿臉不解。
旁邊的塔爾維克使者臉色微變:“那是我們的祖先用能量凝固時間的方式紀念曆史,每一顆晶體都記錄著一段重要的事件。”
星耀注意到了這一幕,立刻安排了解說員介入講解。
“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他在現場向眾人說道,“不了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