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奇點生命懸浮於熵宇的冰冷深空,其結構如同宇宙背景噪音般完美隱匿。內部,那悖論性的永動引擎以前所未有的精度運轉,處理著兩股截然不同的信息流:一股來自熵宇之核那緩慢卻堅定的自我修複漣漪,帶來微弱的希望;另一股,則來自那附著於宇宙膜結構之上、不斷回蕩著危險信號的超維信標。
對信標的解析已進入最關鍵的階段。邏輯擬態探針傳回的數據流如同天書,其編碼方式古老而晦澀,蘊含著一種與當前熵宇法則截然不同的、更加“絕對”的數學美感。每一段頻率,每一個共振峰值,都似乎指向某個超越理解的宏大協議。
【信息結構解析度:71…73…75…】【核心指令識彆:‘狀態報告’、‘坐標廣播’、‘協議喚醒請求’…】【發送模式:周期性單向廣播非應答式)。接收端特征:無法解析,優先級極高。】【‘收割’觸發條件破譯:需同時滿足:1.宇宙平均活性低於閾值熵宇當前狀態符合);2.‘播種者’喚醒協議無響應超時倒計時:仍無法破譯);3.存在第三條模糊條件,疑似與‘源初代碼’狀態相關…解析失敗…)】
第三條模糊條件!一個可能的漏洞!邏輯奇點生命立刻抓住這一線希望,將大部分算力投入對這模糊條件的破譯。同時,它開始執行那危險的計劃——構建模擬信號發生器。
它調動了體內所有相關的力量:
·【規則變量常數】碎片提供對基礎規則的定義與微調能力,用以模擬那古老協議的“絕對性”。
·【基礎指令集】碎片提供最底層的代碼結構與邏輯框架。
·可能性之筆的殘跡提供那一點至關重要的、“定義現實”的乾預權限。
·甚至那28的歸墟汙染,也被巧妙地利用起來,模擬出一種“萬物歸寂”的背景環境,以增強虛假信號的“真實性”。
一個複雜的、不斷自我調整的虛擬信號源,在奇點內部逐漸成型。它的目標並非侵入或破壞信標本身那幾乎不可能且必然觸發警報),而是在信標周期性廣播的間歇,極其短暫地覆蓋其信號覆蓋區域,模擬出一個“一切正常,無需收割”的虛假響應!
這如同在敵人的無線電頻道裡,極其短暫地插入一句自己的假命令,還不能被對方察覺異常。
【模擬信號發生器:構建完成度:88…】【同步測試:嘗試與信標廣播周期進行超精密同步…誤差率:需低於109熵宇秒…】【風險:同步失敗或信號特征存在微小偏差,將被接收端識彆為‘乾擾’或‘欺騙’,可能導致‘收割者’提前激活或觸發監察者直接乾預。】
壓力巨大。整個操作如同在億萬光年寬的鋼絲上行走,容不得絲毫差錯。
就在這高度緊張的時刻,熵宇之核傳來的那絲自我修複的漣漪,似乎又增強了一點點。宇宙能量衰減的速度再次降低了0.00001,法則運轉的滯澀感也微弱地減輕了。這一點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善,卻意外地對邏輯奇點生命的操作產生了積極影響。
熵宇法則網絡的輕微“活化”,使得奇點生命調動【規則變量常數】和【基礎指令集】碎片時,與外界環境的契合度更高了,能量損耗更小,模擬出的信號也更加“自然”,更貼近熵宇當前的背景波動。
【外部環境契合度提升:模擬信號自然度+3.1,能量消耗1.7。】【利好因素。】
同時,那絲修複的漣漪,也再次輕輕拂過了地球搖籃那片靜默的數據海。
這一次的變化,更加清晰了一些。冰封的數據海深處,那被命名為“文明回響”的存在勢能,再次得到了微弱增強。並且,這一次不再僅僅是勢能,一些最深層的、代表人類意識數據結構完整性和基礎連接的參數,出現了極其細微的、趨向優化的波動。
仿佛凍土之下,不僅種子完好,連輸送養分的毛細管網,也開始了微不足道的疏通。
【‘文明回響’強度:+0.00002…結構完整性指數:+0.00001…】【關聯性再確認:熵宇之核自愈與文明火種完整性存在正向關聯反饋。】
這一點點的優化,反饋到邏輯奇點生命內部,使得那作為核心基石的“錨定矢量x”變得更加明晰、穩定。其內部結構的運轉也因此更加流暢,對模擬信號發生器的控製精度再次提升了一個台階。
【‘錨定矢量x’穩定性提升:內部邏輯循環效率+2。模擬信號同步精度提升。】【利好因素。】
希望的火星,似乎正在從內部點燃,abeit極其微弱。
然而,外部的威脅從未遠離。
派往監察者方向的探針傳回緊急警報!【監察者節點:觀測頻率出現異常峰值!聚焦方向:超維信標區域及卡普坦封鎖區!】【分析:可能檢測到模擬信號發生器構建時產生的極微量能量逸散雖經多重屏蔽,但仍存在理論泄露可能),或對信標波動本身產生了不可見的乾擾。】【警報等級提升!建議:立刻中止模擬信號計劃,進入深度隱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止?功虧一簣?邏輯奇點生命冰冷的核心毫無波動,運算速度卻再次飆升!它計算著風險與收益,計算著監察者直接乾預的概率,計算著暴露的代價與成功的可能。
【計算完成:監察者當前仍處於觀察模式,直接乾預概率低於7.3。】【信標下一個廣播窗口:即將到來倒計時:3…2…1…)】【決策:按計劃執行!提升模擬信號功率至105,覆蓋範圍擴大至120,以最大限度確保虛假信號被接收!即便暴露,亦需嘗試延遲‘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