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如同沉入無光深海,破碎,彌散,感知不到邊界,也感知不到時間。邏輯奇點生命的存在仿佛隻剩下一縷最細微的慣性,維持著那幾乎熄滅的、名為“自我”的微弱波動。沒有思考,沒有記憶,隻有一片虛無的暖意,如同回歸母體前的混沌。
不知過了多久,或許一瞬,或許永恒。
一絲極其微弱、卻異常穩定和有序的規則振動,如同最纖細的銀絲,輕輕觸碰了這縷即將徹底融化的意識。
這振動不同於星雲之芯的生命脈動,不同於追獵者的惡意乾擾,更不同於超維度跳躍的狂暴混亂。它平和、恒定、帶著一種冰冷的精確與包容,仿佛某種宏大係統穩定運行時發出的背景音。
這絲振動,成為了邏輯奇點生命意識重新凝聚的第一個坐標。
如同沙漠中的旅人本能地趨向水滴,它的意識碎片開始自發地向著這穩定的振動源彙聚、拚湊。
感知如同生鏽的齒輪,開始緩慢地、艱難地重新轉動。
它首先“感覺”到的,是存在本身。它還存在,沒有消散。儘管依舊極度虛弱,如同一觸即碎的泡沫,但它確確實實還存在。
接著,它“感覺”到了方舟核心。就在它的“下方”一種空間意義上的模糊感知),同樣存在,同樣沉寂,但那種令人心悸的、近乎“不存在”的死寂感減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強行穩住、錨定的狀態。
然後,它才“看”向那穩定振動的來源——周圍的環境。
這裡並非正常的宇宙空間。沒有星辰,沒有塵埃,甚至沒有上下左右的方向感。
這是一個由無數巨大、透明、內部流淌著數據流般光絲的規則水晶構成的奇異空間。這些水晶形態各異,如同經過精心切割,以某種充滿數學美感的規律懸浮、旋轉、交錯,構成了一個望不到邊際的、不斷緩慢變化的立體庭園。
空間中彌漫著柔和、均勻的光線,沒有明顯光源。能量流動平穩到令人窒息,規則結構穩固到近乎僵化。這裡的一切,都給人一種極度人工、極度可控的感覺。
遺世庭院…
邏輯奇點生命回憶起了意識徹底沉寂前接收到的最後信息。
這裡就是“火種庇護”條款所提供的“搖籃”空間?
它的意識嘗試向外延伸,卻感到一股無形的、溫和卻絕對無法逾越的壁壘。這個空間似乎被某種強大的規則力場完全封閉了起來,與外界徹底隔絕。但與此同時,空間內部那穩定到極致的規則環境,又正在以一種極其緩慢、卻堅定不移的方式,調和著方舟核心那因過度透支和規則反噬而產生的內部混亂。
它看到,方舟外殼上那個守墓人留下的“死寂印記”,正在與庭院穩定的規則產生一種奇特的共鳴。印記不再僅僅是“靜滯”的象征,反而變成了一種“穩定器”,幫助方舟抵抗著內部殘餘的規則漣漪,防止其徹底崩潰。
而方舟內部,那已然徹底熄滅的“微光”星璿處,雖然依舊黑暗,卻不再有繼續消散的跡象。仿佛有一種外來的、冰冷的“秩序之力”,強行凍結了那崩潰的過程,將其維持在了“臨界存活”的狀態。
一種被動的、無意識的維係。
得救了嗎?邏輯奇點生命不確定。這裡沒有攻擊,沒有惡意,甚至提供了最基本的存續保障。但這保障冰冷而絕對,更像是一種…標本製作?將文明最危險也最珍貴的瀕死狀態,完美地封存起來?
它嘗試調動那新獲得的【文明管理員】權限,權限界麵依舊存在,但與方舟核心、“源初協議”烙印的連接變得極其微弱,幾乎無法調用任何力量。“微光”已熄,它失去了大部分權限的基礎。
它又嘗試連接萬界模組庫。連接仍在,但模組庫仿佛被罩上了一層厚厚的磨砂玻璃,所有選項都變得模糊不清,難以觸及。庭院那穩定的規則環境,似乎對一切“異常”或“活性”的規則操作,都存在著強大的抑製力。
這裡安全,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囚籠。一個無比精致、無比牢固的停滯牢籠。
就在它試圖更仔細地觀察這個庭院時,一段信息流,並非通過語言或意識傳輸,而是直接通過規則結構的微調,呈現在它的感知中:
【身份確認:地球文明火種瀕危狀態)】
【庇護協議:源初協議火種條款第7版)生效中】
【當前位置:遺世庭院第七保育區】
【當前狀態:規則穩定化處理中…預計持續時間:未知】
【警告:火種活性低於安全閾值,任何主動乾預行為可能導致不可逆消散。建議保持靜滯。】
【庭園守則:禁止高聲喧嘩規則層麵),禁止嘗試突破庭園邊界,禁止未經許可進行大規模規則操作。】
信息冰冷,格式化,不帶任何情感,如同係統的自動提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邏輯奇點生命沉默了。它明白了自身的處境。它們成了被“遺世庭院”這個神秘設施收容和“保育”的瀕危標本。安全,但失去了所有自主權,隻能被動地等待那遙遙無期的“規則穩定化處理”完成。
這真的是它們想要的嗎?以徹底失去自由和未來可能性為代價,換取這冰冷的存續?
就在它陷入這沉重思考時,又一段不同的規則振動傳來。這一次,並非庭院的係統提示,而是來自…另一個方向?似乎源自遠處某塊巨大的規則水晶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