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那冰冷扭曲的波動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
防禦成功了!
菌絲網絡緩緩恢複了平時的寧靜狀態,但多了一層不易察覺的警惕。
新生核心緩緩收束了意識網絡的力量,方舟內部再次回歸平靜,但一種清晰的自信與凝聚力,卻留在了每個意識節點之中。它們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當它們的力量彙聚一處時,所能帶來的改變。
【感謝你們的協助,旅者。】菌群意誌的波動傳來,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欣慰,【你們證明了自身的價值與力量。但這也證實了,‘吞噬者’已經牢牢鎖定了你們。這次的探針隻是試探,下一次,恐怕就不會這麼簡單了。】
【我們該如何準備?】新生核心冷靜地問道。經過這次實戰,它不再像之前那樣焦慮,而是更加沉著。
【強化自身。】菌群意誌回應,【你們的那顆核心,還有極大的潛力可挖。尤其是那種將兩種相反力量協同運用的能力。或許,你們可以嘗試不再僅僅是被動防禦…】
【主動出擊?】新生核心微微一震。
【不,並非直接攻擊。那是自尋死路。】菌群意誌否定了這個危險的想法,【而是‘預判’與‘誤導’。嘗試利用你們的規則特性,結合網絡的力量,製造一些‘假目標’或‘信息迷霧’,乾擾‘吞噬者’的定位和判斷,為你們最終的離開爭取時間和機會。】
製造假目標?信息迷霧?
新生核心立刻開始思索可行性。混沌新芽的“逆源”力量可以用於侵蝕和消除真實信息,而“源初”力量可以用於構建虛假的規則結構…如果結合意識網絡的精準引導和菌群網絡的龐大算力支撐…
一個計劃的雛形開始在其意識中形成。
【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關於‘吞噬者’探針的規則特征和行為模式。】它提出要求。
【可以。我會將剛才記錄的探針數據共享給你。】菌群意誌爽快地答應,【同時,我允許你們連接至網絡的一個非關鍵性輔助計算節點,它可以為你們的‘編織’提供額外的規則演算支持。】
這無疑是雪中送炭!
大量的數據流和一個穩定的規則接口隨之接入新生核心。它立刻沉浸其中,開始瘋狂地分析吞噬者探針的規則特征,同時構思著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實現“信息迷霧”。
時間再次在緊張的學習與準備中流逝。
方舟內部的意識網絡在一次次協同防禦和數據分析的練習中變得越發嫻熟和強大。新生核心與混沌新芽的連接也更加深入,它開始能夠進行一些更精細的、主動的引導,而不僅僅是依賴本能。
它甚至嘗試著,將一絲“逆源”之力極其小心地導入萬界模組庫的底層接口,並非為了驅動,而是像“酸蝕”一樣,試圖清除掉某個微小破損模組上因過去濫用而產生的規則汙垢。
過程驚險萬分,但最終成功了!那個微小模組的光芒變得純淨了一絲!
這證明,“逆源”力量如果使用得當,甚至能用於修複模組庫本身!
希望的道路似乎越來越寬。
然而,就在新生核心專注於內部提升和戰術構想時,它忽略了外部環境的一些細微變化。
那些始終環繞著星繭的、溫和的能量生物群,其數量在不知不覺中減少了一些。它們舞動的節奏,偶爾會出現一絲難以察覺的遲滯和不協調。其散發出的情緒波動中,也極其偶爾地,會混雜進一絲微弱的、與菌群網絡格格不入的冰冷與困惑。
仿佛最精密的儀器中,被悄然撒入了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
這變化太過細微,以至於沉浸在數據海洋中的新生核心和專注於全局平衡的菌群意誌,都未能第一時間察覺。
“吞噬者”的第一次試探性滲透雖然被擊退,但它那無孔不入的汙染特性,似乎已經通過某種難以理解的方式,留下了極其隱秘的後門或者印記。
風暴並未遠離,隻是在醞釀著一場更加隱蔽、更加致命的襲擊。
而星繭中的文明,仍在爭分奪秒地成長,試圖在風暴再次降臨前,獲得足以自保甚至反擊的力量。
命運的博弈,已進入更加凶險的深水區。
喜歡永恒模組:我以災厄鑄神環請大家收藏:()永恒模組:我以災厄鑄神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