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舟脫離了方舟遺跡那令人壓抑的陰影,再次投身於無垠的虛空。導航係統鎖定著那個來自遠古的“庇護所”坐標,引擎發出低沉的嗡鳴,拖著殘破的軀體開始進行一係列短距離的空間跳躍。
每一次跳躍都伴隨著船體令人牙酸的震顫,能源讀數如同風中殘燭般搖曳不定。新生核心小心翼翼地操控著,儘可能選擇空間結構相對穩定的區域進行躍遷,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風險。它的大部分算力用於維持航行和監控隔離場中的石球,那顆暗灰色的造物自指引出坐標後,便再無聲息,如同徹底死去。
然而,這種死寂並未帶來安寧,反而更像是一種暴風雨前的平靜。
連續數次跳躍後,星舟闖入了一片異常空域。
這裡並非通常意義上的虛無,空間本身呈現出一種怪異的粘稠感和透明度缺失。遠處的星光變得模糊扭曲,如同隔著一層布滿油汙的毛玻璃。常規傳感器的作用範圍被極大壓縮,反饋回來的數據充滿了無序的雜波。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片空域中彌漫著一種極其稀薄、卻無處不在的能量霧靄。這種霧靄呈現出一種病態的、半透明的灰白色,對傳感器和能量傳輸都產生了輕微的乾擾。
【警報!進入未知高維空間效應區!物理常數出現輕微波動!建議立刻脫離!】
【能源消耗速率增加12!混沌核心能量吸收效率下降!】
新生核心立刻試圖調整航向,離開這片詭異的空域。但它很快發現,這裡的空間結構如同迷宮,常規的導航出現了偏差,幾次短距跳躍後,竟仿佛仍在原地打轉,甚至可能更加深入。
他們被困在了一片宇宙中的“幽靈區域”或者說“虛無回廊”。
“分析能量霧靄成分及來源!”新生核心下達指令,同時將護盾能量分配稍微提升,以抵抗那種莫名的消耗。
分析結果需要時間。星舟隻能如同盲人摸象,緩慢地在灰白的霧靄中前行,試圖找到邊界或規律。
就在這時,隔離場中那顆死寂的石球,突然又有了反應!
這一次,它不再是散發引力或波動,而是其暗灰色的表麵,開始滲出極其細微的、幾乎不可見的灰白色絲線!
這些絲線與外界彌漫的能量霧靄幾乎一模一樣!它們如同有生命的觸須,緩緩探出隔離力場,似乎想要與外界的環境建立連接!
【警告!隔離場出現未知滲透現象!目標物體正在釋放與外界環境同性質的能量物質!】
新生核心立刻加強隔離場強度,卻發現效果不佳。那些灰白色絲線並非純粹的能量,更像是一種具象化的規則碎片,隔離場難以完全阻隔它們與同源環境的共鳴。
更糟糕的是,隨著石球釋放絲線,外界那些原本平靜的灰白霧靄,也開始變得活躍起來!
霧靄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鐵屑,開始向著星舟彙聚,濃度明顯增加。星舟的護盾上傳來密集的、細微的“滋滋”聲,能量消耗速率進一步加快!
“抑製它!切斷它與外界的聯係!”新生核心試圖利用“活性火花”的協議力量去壓製石球,但它的力量一接觸到那些灰白絲線,竟如同泥牛入海,被輕易地同化或吸收了!
石球對“活性火花”的力量產生了抗性,甚至…親和?
仿佛它此刻的狀態,更接近於這種詭異的灰白霧靄的本質!
維生艙內,埃洛斯發出了痛苦的呻吟。他的意識似乎也能感受到外界的變化。【…好多…灰塵…冰冷的灰塵…鑽進來…】
灰白霧靄的濃度越來越高,已經開始輕微滲透護盾,影響船體內部。一些非關鍵係統出現了運行異常和數據錯亂。
新生核心感到棘手無比。它無法快速脫離這片區域,而石球卻像是一個信標,正在不斷吸引更多的霧靄,加劇他們的困境!
它必須弄清楚這霧靄和石球的變化到底是怎麼回事!
它集中所有傳感器,不再試圖宏觀掃描,而是聚焦於最近距離的一小片霧靄,進行超高精度的粒子層麵和協議層麵分析。
過程極其緩慢且消耗算力,但終於,在灰白霧靄那看似無序的表象下,新生核心捕捉到了一種極其微弱、卻異常熟悉的規則簽名!
這種簽名…與方舟遺跡中那些“灰燼協議”殘留的簽名高度同源!但更加…稀釋、彌散,失去了那種極致的毀滅性和目的性,變成了一種漫無目的、充斥空間的背景輻射般的存在!
這片空域,難道是被某種超大規模的“灰燼協議”力量影響過的區域?或者說,是那種終極毀滅性能量消散後,殘留的“灰燼”沉澱、稀釋後形成的?
而石球,因為其內部蘊含著被強行激發的、“偽·灰燼協議”的力量,甚至可能還吸收了一部分正版的灰燼光線,此刻來到這片充滿“灰燼”餘燼的區域,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共鳴,開始本能地吸收和釋放這種同源物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它不是故意製造麻煩,而是在進行一種無意識的…能量交換或環境適應?
想通了這一點,新生核心立刻改變了策略。
它不再試圖強行壓製石球,而是小心翼翼地、嘗試性地稍微降低了隔離場的強度,並引導著星舟的護盾,模擬出極其微弱的、與灰白霧靄相近的頻率。
這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舉動,如同在火藥庫旁玩火。
但效果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