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大概開了大半個鐘頭,這期間除了正常的山路以外。
如果不是李剛的開車技術,還算不錯的話。
估計在這七拐八繞的小路上,車子早就不知道開到哪裡去了。
這條小路不僅崎嶇難行,而且越往裡開,土路就越泥濘,很多地方小轎車都隻能堪堪開過去。
更糟糕的是,由於最近這兩天有很多車輛頻繁往來。
原本就不太好走的山路變得更加泥濘不堪,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壓的大坑,和半融化的積雪。
不過,好在那道未開發的小路雖然路況不佳,但隨著車輛的不斷碾壓,也逐漸有了一些雛形。
就這樣,車子在顛簸中艱難前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然而,接下來的路對於這輛小轎車來說就更加難走了。
李剛和陳助理一行人不得不下車,小心地踩著腳下的碎石和灌木叢。
朝著機器挖掘的方向,以及工人的吆喝聲走去。
在和上午就過來的書記,寒暄了幾句之後,李剛便送走了領導。
然後,他開始安排自己帶來的這幾個人,讓他們各自散開。
每人負責一部分區域,隻要盯著彆出大亂子就行了。
畢竟,這些人對於專業的事情並不是很懂,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確保現場的安全和秩序。
還有及時聽需求,再調度人手之類的。
此時,腳下的這一塊兒地已經被拉上了繩子,圈繞了起來。
可以想象,中間那輛正在乾活兒的鏟車,那進入這裡肯定費了不少力氣。
大部分人都在熱火朝天地揮動著鐵鍬,一鍬接一鍬地挖掘著土地,每個人都乾勁十足。
然而,在這片繁忙的場景中,還有一些人顯得與眾不同。
除了那幾個這兩天在單位有過接觸,已經認識的教授們。
那幾個看起來應該也是專業人士,或許也是教授?
幾個老頭子外加幾個中年男人,他們戴著手套口罩,頭上戴著統一的紅色帽子。
手裡拿著紙筆,不停地寫寫畫畫,似乎在記錄著什麼重要的信息。
不僅如此,他們身邊還擺放著一些李剛完全看不懂的儀器。
這些儀器在地上掃來掃去,發出輕微的嗡嗡聲,讓人摸不著頭腦。
李剛心裡不禁犯起了嘀咕:“這到底是在乾嘛呢?”
他實在想不明白這些人在做什麼,難道挖掘之前還得……
先掃雷嗎?
那另一邊都開挖,甚至一上午時間,都已經挖了半米的小坑是?
排雷完畢……安全?
不過,李剛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他對於不懂的事情……總是充滿了好奇心,並且有眼力見兒地去詢問。
他並不是那種覺得問問題,會顯得自己無知的人,相反,他對未知的領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
於是,李剛毫不猶豫地,湊到了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老爺子跟前。
這位老爺子正是邱老,他是最早到達他們縣的人。
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李剛已經和邱老交談過很多次了。
邱老是一個非常有文化,且極其敬業的人。
更重要的是,隻要話題涉及到邱老的專業領域,老爺子總是非常樂意與人分享他的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