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對工作的癡迷程度,真的經常刷新李剛的底線。
這群專家們,真能熬!
實在沒辦法,為了方便溝通,歸寧就在客廳的茶幾上,放了一個小本本。
無論是誰有什麼事情需要傳達,都可以直接寫在上麵。
這樣一來,倆人通過文字的方式,可是好好的進行了一番交流。
彼此還培養出了些許的默契。
比如,冰箱有剩飯,明天想吃什麼?今晚可能還要值班,邱老他不當人啊!
等等……
有正事兒,也有吐槽,自然也有一些,非常膩膩歪歪的話。
當然,大部分是李剛寫的小作文。
歸寧會稍微帶點兒壞心眼兒的,拿著紅筆給個批注,寫上已閱……
總之,想寫什麼寫什麼,夫妻倆這日子,已經過成了,大部分全靠文字交流。
在某一天,開學已經過去了一次大禮拜,而第二次大禮拜也即將來臨,這意味著開學已經快滿一個月了。
在歸寧學校裡,一場充滿活力與激情的,春季校園運動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
這場運動會的特彆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完全占用學生們的上課時間。
確切地說,是巧妙地利用了大禮拜前的周五一整天,以及周六上午的半天時間。
其中,周五這一整天,是為三年級及以上年級的,高年級同學們準備的。
由高到低開始,高年級的學生,比低年級的學生項目會多一點兒。
而周六上午的半天,則是專門為一二年級的同學們,和他們的家長們,設計的親子運動會。
這樣的安排,既讓高年級的同學們能夠充分參與到運動會中。
又給低年級的小朋友們,提供了一個與家人,共同度過歡樂時光的機會。
這場親子運動會的誕生,其實是歸寧、方老師和賈老師,在一次吃午飯時閒聊中偶然想到的。
畢竟,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年紀尚小,如果隻是讓他們提前放假。
或者,看著高年級的同學參加,似乎都不太合適。
於是,開會時經過一番討論,舉手表決,一致同意,得到了全票通過。
老師們決定,為這些可愛的小家夥們,舉辦一場……
屬於他們自己的,親子運動會,讓他們也能在體驗中,感受到快樂和成長。
於是,學校內的老師們,迅速行動起來,通過各種方式,將這個消息傳達給每一位學生。
走讀生們被告知,回家後要將運動會的相關信息轉告給家長,
而需要家長來參加的,低年級住宿生們……
雖然低年級住宿生,人數相對較少,但也不能被忽視。
對於這些低年級住宿生,各個班級的班主任。
會通過電話,與他們的家長取得聯係,並詳細說明運動會的情況。
如果家長有時間,能夠親自前來學校參加運動會,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但如果家長,因為某種原因無法前來,那麼班主任們,就需要多付出一些努力。
臨時充當起家長的角色,給予學生們足夠的關注和支持。
大不了,多陪著家長來不了的學生們,挨個兒參加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