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趙雲傳:龍隱亂世
第六百章:戰後餘波風雲幻
東吳大軍狼狽撤離後,曹軍與蜀軍營地雖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可空氣中依舊彌漫著濃重的血腥氣,殘破的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慘烈大戰的殘酷。
劉備與曹操站在營地高處,望著一片狼藉的戰場,神色複雜。劉備輕歎一聲道:“曹公,此役雖勝,但我軍亦損失慘重,無數將士血灑沙場,實乃令人痛心。”曹操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悲戚:“劉皇叔所言極是,戰爭之苦,受累者終究是黎民百姓與英勇將士。不過,此戰勝得不易,東吳元氣大傷,短期內恐難再興大規模戰事。”
此時,諸葛亮與郭嘉一同走來。諸葛亮手持羽扇,微微欠身道:“皇叔、曹公,戰後諸多事宜亟待處理。其一,需安撫陣亡將士家屬,以彰我軍仁義;其二,要清點剩餘物資,補充軍需;其三,需警惕東吳可能的報複,加強邊境防禦。”郭嘉接著說道:“諸葛先生所言極是,此外,我們還可借此機會,與東吳方麵展開和談,爭取一個相對和平的局勢,以休養生息。”
劉備與曹操對視一眼,皆覺得此計可行。於是,他們派出使者前往東吳,表達和談之意。
而在東吳營地,孫權坐在大帳中,臉色陰沉得可怕。周泰肩部纏著繃帶,單膝跪地,滿臉愧疚道:“主公,此次戰敗,皆因末將無能,請主公責罰。”孫權擺了擺手,道:“周將軍不必自責,此役失利,非你一人之過。如今曹軍與蜀軍提出和談,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謀士張昭起身道:“主公,如今我軍新敗,士氣低落,且糧草物資損失慘重。與曹軍、蜀軍繼續戰下去,恐怕對我軍不利。和談或許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可借此機會休養生息,重整旗鼓。”
另一謀士魯肅卻皺眉道:“主公,和談雖可解一時之困,但曹軍與蜀軍聯盟,勢力龐大。若輕易和談,恐在談判中處於劣勢,日後東吳在三國局勢中恐難有作為。”
孫權沉思良久,道:“先派使者前往,探探曹軍與蜀軍的口風,再做定奪。”
東吳使者來到曹軍與蜀軍聯合營地,與劉備、曹操等人展開了談判。談判桌上,氣氛緊張而微妙。東吳使者試圖為東吳爭取更多的利益,而諸葛亮與郭嘉則據理力爭,毫不退讓。
“我東吳此次雖戰敗,但實力猶存。和談之事,曹軍與蜀軍不可過於苛刻。”東吳使者硬著頭皮說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使者此言差矣。此次大戰,東吳主動挑起戰端,給我軍與曹軍帶來了巨大損失。和談之際,東吳理應做出適當讓步,以表誠意。”
郭嘉也附和道:“諸葛先生所言極是。若東吳無誠意和談,繼續妄圖以武力解決問題,那我曹軍與蜀軍唯有奉陪到底。”
東吳使者見狀,心中暗叫不妙,隻得軟下態度,道:“諸位所言有理,我東吳自會拿出誠意。隻是不知曹軍與蜀軍具體有何要求?”
劉備開口道:“其一,東吳需歸還此前侵占的我蜀漢領土;其二,東吳需在一定期限內,向曹軍與蜀軍提供一定數量的糧草物資,以彌補我軍此次戰爭的損失;其三,東吳需承諾,在一定時間內,不主動挑起與曹軍、蜀軍的戰事。”
東吳使者聽後,麵露難色,道:“這第一條與第二條尚可商議,隻是這第三條,恐怕難以完全保證。東吳地處江南,周邊局勢複雜,若有他國侵犯,我東吳不得不戰。”
諸葛亮搖動羽扇,道:“使者所言也有道理。那這第三條可稍作修改,東吳在未經曹軍與蜀軍同意的情況下,不得主動對曹軍、蜀軍發動大規模戰事。如此,既給了東吳一定的自主權,也保障了我軍與曹軍的安全。”
東吳使者思索片刻,覺得此方案尚可接受,便道:“諸位的條件,我東吳大致可以答應。不過,我也需將此情況稟報我家主公,待主公定奪後,再與諸位簽訂和談協議。”
劉備與曹操點頭同意。東吳使者匆匆返回東吳營地,將談判情況告知孫權。孫權權衡利弊後,覺得目前和談是對東吳最有利的選擇,便同意了曹軍與蜀軍的條件。
不久後,三國代表齊聚一地,簽訂了和談協議。協議簽訂的那一刻,天空中烏雲漸漸散去,一縷陽光灑下,仿佛給這飽經戰亂的土地帶來了一絲希望。
然而,在這看似和平的表象下,三國的暗流依舊湧動。各方勢力都在積蓄力量,等待著下一個時機,而這亂世的風雲,又將如何變幻呢……
喜歡三國趙雲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趙雲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