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風,徒勞地在紫禁城高聳的宮牆間遊蕩,帶不動一絲積鬱的悶熱。白日裡被烈日炙烤出的暑氣,沉甸甸地壓在每一片琉璃瓦上,滲入每一塊朱紅的磚石。那宮牆的紅,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沉暗,如同凝固了千年的、無法洗淨的陳舊血跡。琉璃瓦則泛著幽冷的青光,仿佛覆蓋著一層來自地底的、陰森的寒氣。
空曠的廣場上,巨大的銅缸靜默如墓。死水微瀾,墨汁般幽暗的水麵,扭曲地倒映著高懸的明月和巍峨的宮闕剪影,也扭曲著俯視者的輪廓——像是無數被無形之力拖拽、沉溺其中的魂影,無聲地在水底掙紮浮沉。漢白玉的石階在月色下鋪展,冰冷如霜,堅硬似骨,每一級都仿佛承載著被深埋的、無言的重量。
宮殿深處,簷角高踞的金漆螭吻與鴟吻,在迷蒙月華中投下猙獰怪異的巨影,宛如亙古以來便冷眼俯瞰的獸形守衛,早已洞悉這重重宮闈內所有的秘密與汙穢。幽深的殿宇內,濃重的陰影幾乎吞噬一切。偶爾一道慘白的月光斜射而入,照亮蒙塵的龍榻、空置的案幾。空氣裡浮動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混合氣味:若有若無、早已消散的脂粉膩香,絲絲縷縷、揮之不去的銅綠腥氣,以及更深處角落裡,啞默刑具上附著的、滲入木紋鐵鏽的沉沉鏽腥。
幾棵樹遲開的石榴花在夜色中灼灼燃燒,殷紅如血,濃烈的甜香幾乎令人窒息。這奢靡的香氣與宮殿本身的陳腐、沉濁氣息交織、發酵,釀出一種令人昏沉欲嘔的濃膩。那花朵開得如此妖豔,仿佛根係深深紮入地底,貪婪地吸吮著深埋其下的、不為人知的養分。
幾點幽綠的微光,無聲地在殿宇角落的濃黑裡明滅、浮遊,是螢火蟲。它們微弱的光點掙紮著,在無邊無際的宮苑之暗中飄忽不定,每一次明滅都像是無聲的熄滅,最終被那深不見底的黑暗徹底吞噬、湮滅。夏蟲細碎的低鳴執著地從牆根、石縫間滲出,如同來自地底深處、永無止息的、被塵封的絮語,在這金碧輝煌的沉默巨影下,徒勞地訴說著被碾碎的生命與消逝的人性。一切聲響與微光,最終都沉入了這座巨大囚籠那深井般的、濃稠的黑暗裡。
遠處的黑暗中有幾隻不知顏色的狸貓正在嗚咽,再看這座新的王朝,鮮紅的殺戮還沒有停止,這座皇宮裡住著華夏大地目前最有權勢的一群人,掌握他人生死!
在夜幕中仿佛看到當年一群畜生肆意殺戮,當年的屠殺也展現在麵前……
金水河的細流汩汩輕漾,白日竟依舊溫暖。突然間,那沉重的宮門轟然破開,爆出裂帛似的巨響!刹那間,像毒蛇出洞,鐵靴踏地的錚錚聲從四麵圍湧了上來,將一片錦繡祥和瞬間撕成了碎片。
隻見一位明末將士慌得魂飛魄散,夾在四竄奔逃的宮女太監中間沒命地奔跑,身後已經卷起鐵與血的狂潮。女人們尖利的哀嚎被驟然掐滅,好似被捏死在喉腔裡,取而代之的是一陣刀鋒撕裂骨肉的短促怪響,清晰而驚心。空氣驟然沉重,粘稠得令人窒息,仿佛一層無形卻刺鼻的血腥彌漫開來。將士忍不住斜眼瞥去,觸目驚心的是伏地掙紮的小太監,脖頸處噴湧而出暗紅色的液體,如濃墨般傾瀉,瞬間染黑了青磚地麵。
奔至太和殿,天啊!雕梁畫棟間的明黃錦緞和蟠龍柱上已濺滿赤色!粘稠的人血在鎏金柱龍的眼睛處凝結滾落,如同垂淚,又似無聲的控訴。台階上方,一個身披殘破鎧甲的禁衛已被強拽倒地,隻見閃亮的清刀乾脆利落地劃開了胸腔,紅黃的內臟滾翻外露,腥氣撲麵而來,滾燙得灼人。
前方突然傳來哭喊,隻見一位華服婦人倒在地上,死死護住了懷中的幼兒。可她那聲情真意切的哭叫也未能觸動那冰冷黝黑的鎧甲半分。一柄長槍無情地捅穿了那嬌小的孩童軀體,嬰兒的啼哭頓止,小身軀一陣劇烈抽搐,軟軟垂了下去。冰冷的槍尖穿過小小的背脊露出,紅寶石般觸目的血珠順著尖銳的槍頭滴落在塵埃裡。婦人發出絕命慘呼,如野狼咆哮,卻被另幾把鋼刀淹沒,最終隻留下一堆衣飾殘布和觸目血肉。
將士腳底一滑,踩上了一攤模糊漿血,其中赫然一顆被踩碎的眼珠黏糊糊地貼在鞋底!恐懼終於扼住了將士的脖頸。將士躲進高大的蟠龍柱之後,緊縮成瑟瑟一團。此時卻眼見一名清將大步走來,手中所提的正是當朝尚書錢謙益的頭顱!那臉上的最後表情,一半是定格的不甘,一半是凝固的驚恐。幾縷花白頭發粘在脖頸斷裂處凝結的血塊上,血水從斷頸處流下,淅淅瀝瀝。
將士懷中緊握著一塊皇帝曾撫慰賞賜給母親、後來又轉贈於將士的羊脂白玉佩,如今已然冰涼沁骨。突然,背後一記猛擊襲來,玉佩脫手飛出,劃出一道弧線,“噗通”墜入暗紅色的金水河中,驚起點點腥紅水滴,終於沉入河底,深埋於血色裡。
宮外,仿佛還縈繞著多鐸粗獷而快意的吼聲,滿語中的殺戮竟也如同猛獸得意,聲聲撕開了這方古老宮殿最後的喘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間的太陽終於徹底落山了。紫禁城在今日已飽嘗了數輪血火的洗禮,最終流儘了自己最後一口氣息。朱紅的圍牆之內,血痕斑駁,人煙斷絕,惟餘一地未散的腥甜。宮苑內各處殘留的軀體,姿態各異,無聲訴說著掙紮的瞬間。方才喧囂的金水河漸漸緩慢,水色渾濁沉重,將血汙和驚怖都無聲吸納。在曆史的刀光前,至高無上已成謊言,隻有暴起的血汙與倒塌的脊梁,在時間深處留下了永遠不會被衝刷掉的一抹暗紅。
當玉闕轟然倒塌,殘柱斑駁的血珠與河中未儘的腥味,最終成為埋葬那最後尊貴的沉默墳塋。所有華麗的虛影終究消散,唯獨那凝固於地血上、永不複睜的眼睛,成為曆史無聲注視下最為真實的刻痕。
此時已至深夜,當年被屠殺的冤魂還漂浮在皇城上空,而在千裡之外的晉省,傍晚時分福清剛讓人帶著和另外三人的奏折將其送走,而自己一直到深夜都還睡不著,因為他晌午的時候就知道日爾勒和多爾勒都寫了八百裡加急,同時也印證了自己的猜想,自己現在能用的隻能是道靈和尚。因為皇上從來都沒有信任過自己,自己到現在身邊的大部分人都是皇上的暗子,還有就是有兩人竟然被他發現是自己阿瑪那邊的人,而且是之前最為看重的兩人,自己在他們麵前就是透明人,沒有任何秘密。
而福清更沒想到的是好巧不巧鄭家老祖幫了他一把,因為前幾日這家老祖在外雲遊之後回到鄠縣鄭家,發現家族後輩死傷將近二十人,非常憤怒,再得知紹陽父親鄭克洪被逼離開家族遠去晉省。便囑咐幾句之後帶著鄭紹陽不作停留的來到晉省打探消息,在鄭時豐的詳細說明之後,鄭家老祖鄭英石憤怒至極,便讓鄭紹陽先和自己的七爺爺鄭時豐待在一起,自己則一人在呂梁山脈、太嶽山脈和太行山脈四處尋找,一連七日均是毫無所獲。
在這期間鄭英石好幾次遇見其他義軍,並和他們一起殺敵,原本放在鄭家老祖這種陸地神仙之上的修為本不應該牽扯世俗道義,但清廷對自己後輩子侄的壓迫屠殺讓這位陸地神仙也是難免帶了火氣,所以在尋找鄭克洪的時候順帶拿八旗士兵泄泄火。
就在這日鄭英石老祖在太嶽山脈附近用靈識尋找鄭克洪,發現有兩人快馬疾馳,鄭英石老祖一看發現竟是八百裡加急,所以順手將兩人用幻術控製住,同時用靈識看了信件,發現信中竟是兩位旗人向康熙密報晉省的叛軍將有大動作,而且陷害福清郡王有欺君之罪。鄭英石想到如果讓此消息到達京城,那鄭克洪將更難生存,便將兩人殺掉的同時銷毀信件和信使,然後用幻術問出所有驛站信息。花了半日時間將八百裡加急的所有信息都抹掉,時至當日子夜時分闖到福清郡王營地將多爾勒和日爾勒的記憶用真元進行了封印。防止朝廷繼續加大對晉省漢人的壓迫和屠殺,從而增加鄭克洪在晉省的生存難度!
做完這些之後鄭英石回到晉省駐地,並且一臉愁容,自己找不到鄭克洪此時都不知道怎樣麵對自己這個雲孫。現在自己已經是築基巔峰,在世俗已經是無敵的純在現在卻連自己的仍孫保護不了,真是有點丟人!
一夜無話,第二日早上鄭英石老祖正在發愁的時候,門外一人風風火火來到他的麵前,躬身拜道:見過老祖。
鄭英石看了看,問道:有什麼事?
喜歡血玉傳承請大家收藏:()血玉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