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和蘇小婉的關係確定後,並沒有太多花前月下的時間。項目壓力如山,外部威脅環伺,兩人都將那份悄然滋生的情愫化為了更強大的工作動力。實驗室裡,他們依舊是默契無比的戰友,隻是一個眼神的交彙,一次不經意的觸碰,都帶上了彆樣的溫度。子副腦的存在讓他們的思維銜接更為絲滑,往往林風剛提出一個模糊構想,蘇小婉那邊就已經開始構建算法模型。
但“承影”項目的推進,依舊遇到了巨大的瓶頸。能源核心的穩定性、生物裝甲的大規模量產工藝、以及最棘手的——駕駛員與機甲深度連接後的精神負荷問題,都像是三座大山,橫亙在麵前。
尤其是精神負荷,即便有了新型緩衝算法,長時間駕駛或進行高難度機動,依舊會對駕駛員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王猛每次極限測試下來,都需要更長時間的恢複和專門的“凝神”冥想調理,這嚴重製約了“承影”的實戰部署。
林風嘗試了多種方案,甚至動用了副腦進行超負荷推演,但進展緩慢。現有的技術路徑似乎走到了儘頭。蘇小婉也通過子副腦模擬了無數種可能,眉頭緊鎖:“媽的!又不對!現有的緩衝機製已經到理論極限了!除非能從根本上提升駕駛員的精神承受能力,或者……讓機甲本身具備某種‘意識’來分擔!”
但這聽起來更像是天方夜譚。讓機甲擁有意識?這觸及了倫理和技術的雙重禁區。
“提升駕駛員素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於讓機甲有‘意識’……這更科幻了。”蘇小婉歎了口氣,揉了揉太陽穴,連續的高強度模擬讓她也感到精神疲憊。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之際,林風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那鍋差點讓他社會性死亡的“劣化版智慧藥水”。
那玩意的原理是粗暴地刺激大腦潛能,副作用極大。但如果……如果能將其改良,剔除副作用,隻保留提升思維活性和接受能力的部分,並且不是口服,而是通過氣霧劑形式,在特定區域內緩慢釋放,潛移默化地提升研究人員和駕駛員的精神狀態呢?
這個想法很大膽,甚至有些瘋狂。但被逼到絕境的林風,決定試一試。他直覺感到,這或許與“道術”中某些激發潛能的古老理念有暗合之處。
他再次動用最高權限,偷偷調取了一批稀有化學試劑和活性生物酶。有了副腦的精確計算、蘇小婉通過子副腦提供的藥劑學模擬支持,以及上次的“經驗”教訓),他這次的製備過程謹慎了許多。
幾天後,一種無色無味、隻有淡淡草木清香的氣霧劑被研製出來。林風將其命名為“靈犀霧劑”,取“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意,希望它能促進思維共鳴。
他不敢直接用在人身上,先是在實驗室密閉空間內釋放了低濃度的氣霧,然後和蘇小婉一起感受。
最初沒什麼感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都隱約覺得思維似乎更清晰了一點,一些之前卡殼的技術難題,好像多了幾個模糊的解決方向。大腦像是被輕柔地按摩著,疲憊感有所緩解。
“好像……有點用?”蘇小婉不確定地說,子副腦的運算速度似乎也快了一絲,“腦子轉得是快了點兒,但也沒那麼誇張。”
“劑量可能不夠,或者需要時間積累。”林風記錄著數據,副腦也在飛速分析著霧劑的成分與大腦活動的關聯。
為了加速驗證,他稍微提高了濃度。
然後……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出現了。
這種副作用並非之前的言行失控,而是……思維極度發散和活躍,以至於到了天馬行空、甚至荒誕的地步!
一個平時沉默寡言的材料學專家,突然衝進實驗室,手舞足蹈地大喊:“我有個天才的想法!為什麼我們要用金屬做骨架?用高強度真菌!對!真菌!它可以自我生長,自我修複!這才是真正的‘血肉’魔法!”
另一個工程師盯著“承影”的腳部設計,喃喃自語:“抓地力不行……為什麼不設計成壁虎腳掌?或者乾脆做成磁懸浮!反重力!對!反重力!利用生物電場和星球磁場相互作用!”
實驗室裡瞬間充滿了各種狂野、離譜、卻又隱隱透著某種詭異合理性的“靈感風暴”。平時嚴謹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仿佛集體進入了“嗨”模式,各種奇思妙想噴湧而出。
林風和蘇小婉都看傻了。
“我靠……風子……你這霧劑……勁兒有點大啊……”蘇小婉喃喃道,她感覺自己的子副腦都快被這些雜亂無章又充滿創意的思維波乾擾了。
林風也是哭笑不得。這副作用……似乎歪打正著了?這簡直是一場強製性的、高強度的頭腦風暴!
他趕緊讓蘇小婉啟動實驗室所有記錄設備,同時副腦全開,記錄下這些瘋狂的想法,雖然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可行,但偶爾幾個點子,卻像閃電般劈開了思維的壁壘!
比如那個“真菌骨架”固然扯淡,但卻啟發了林風利用特定生物組織進行3d打印並誘導其定向生長的思路!這或許能解決大型生物構件的一次成型難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個“反重力”更是無稽之談,但卻讓林風想到了利用模擬生物電場來實現局部微重力補償的可能性,雖然距離反重力遙遙無期,但對減輕機甲自重對關節的壓力或許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