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控製台前,快速調出幾組經過處理的數據曲線:“看,這種波動模式,明顯帶有非自然、非地球技術的特征。將其與近地軌道常見的空間現象數據、甚至是我們一些已公開的試驗數據進行對比,差異一目了然。”圖表清晰顯示,該波動與華夏已知的任何技術產生的能量簽名都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林風加重語氣,指出了關鍵一點,“我們內部監測發現,基於傳統矽基芯片的設備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而部分采用生物神經網絡或生物電子混合架構的設備,表現出了一定的抗乾擾特性。這從側麵證明,該乾擾源的技術路線與我們主要發展的生物機械融合技術存在根本性差異,甚至可能相悖。這足以證明此事與我們無關。”
“我們可以用確鑿的數據告訴世界,這件事與華夏無關,而是源自深空的未知現象。這不僅能夠澄清事實,更能展示我們的技術透明度和強大的監測能力,甚至……間接凸顯我們技術路線的潛在優勢。”
會議室內安靜下來,眾人思考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林風給出的角度新穎而有力。
“風險在於,”劉院士謹慎道,“公布數據,也可能暴露我們監測技術的部分敏感參數,以及……我們設備具有抗性這一事實。”
“所以需要嚴格篩選和處理。”林風點頭,“但值得一試。真相,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而部分優勢的暗示,或許能震懾宵小。”
雷戰沉吟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就這麼辦!楚月,立刻組織團隊,準備新聞發布會!龍月,協助數據篩選,確保萬無一失!重點突出波動特征的‘非地球屬性’和‘技術路線差異性’!”
“是!”
一小時後,一場特殊的全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現場信號通過依然穩定的華夏量子網絡和部分抗乾擾能力較強的生物中繼節點向全球播發。
發言人麵色沉穩,身後的大屏幕上展示著經過精心處理的波形圖、能量頻譜對比分析,以及一張簡要的、模糊了具體數據的“不同技術架構設備受乾擾程度對比示意圖”。
“各位,關於此次全球範圍內的異常空間現象,中方已完成初步分析研判。”發言人聲音清晰,不卑不亢,“現有所有數據均明確顯示,該現象源於太陽係外深空,其技術特征與地球現有任何已知技術體係均不符。”
屏幕上,清晰的對比圖呈現出來。異常波動與太陽耀斑、核爆電磁脈衝、乃至各國已公開的高能試驗數據曲線截然不同,特征鮮明。那張示意圖雖然模糊,但足以讓人理解生物混合技術似乎在此次事件中因禍得福。
“中方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基於科學和事實作出判斷,不應毫無根據的揣測和指責,那無助於解決問題,隻會製造更大的分裂和恐慌。”
“中方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國際社會共享部分非敏感數據,共同探尋此次事件的真相,應對可能存在的未知挑戰。”
發言有理有據,數據直觀清晰,甚至還隱含了一絲技術自信。通過仍在掙紮的全球網絡,迅速傳播開來。
原本被恐慌和誤導性言論充斥的網絡輿論,瞬間出現了反轉。
“看數據!好像真的不是地球上的技術!”“華夏這次反應好快,數據也很透明啊!”“他們的設備好像受影響比較小?難道他們的技術路線真的有點東西?”“之前那些嚷嚷是華夏搞鬼的人呢?出來走兩步?”
儘管仍有雜音,但理性的聲音開始占據上風。華夏的果斷回應、有限度的數據公開以及無意中透露出的些許技術韌性,成功遏製了輿論的惡化,甚至隱隱占據了道義和信息的製高點。
“南天門”基地,監控中心。
龍月看著屏幕上逐漸平息的輿論風暴,和外媒略顯尷尬的後續報道,微微鬆了口氣。
她轉過身,看向一旁正在仔細研究異常波動殘留數據的林風。他的副腦還在持續分析,試圖解碼那隱藏在噪聲中的可能信息。
“這次多虧了你,反應迅速,提議得當。”龍月難得地肯定了一句。
林風從屏幕上抬起頭,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隻是做了該做的事。不過長官,這事還沒完。”他指著一段極其複雜、仿佛隨機噪聲般的殘留信號,“這波動裡麵,絕對嵌入了信息,隻是我們暫時無法解碼。而且,‘先驅者’剛走沒多久,就來了這個……”
龍月眼神一凝:“你懷疑兩者有關聯?”
“直覺。”林風目光再次投向深邃的星空態勢圖,“而且,為什麼醜國那邊反應那麼快?快得像早就準備好了說辭一樣……他們是不是知道些什麼?”他的副腦記錄下對方幾乎在事件發生同時就發出指責的異常時間點。
龍月沉默了片刻,緩緩道:“你的直覺很重要。繼續分析這段信號,有任何發現,直接向我彙報。”她停頓了一下,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也許,‘先驅者’帶來的不止是警告。這場深空漣漪,恐怕隻是開始。”
試驗場上,王猛駕駛著完成初步優化的“承影”進行適應性訓練,機甲流暢的身影切割著天空。更遠處,幾架“影蜂”如同忠誠的蜂群,盤旋警戒。
林風握緊了拳頭。無論深空襲來的是什麼,無論對手是誰,他必須讓自己,讓“承影”,讓整個“南天門”,更快、更強!這次事件,既是一次危機,也再次證明了他所堅持的技術道路的潛力。
未知的威脅正在逼近,而人類內部的猜忌與博弈,卻從未停止。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