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侖”號,b7貨艙。
氣氛緊張得幾乎凝固。內勤小組穿著臃腫的最高級彆防護服,如同麵對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小心翼翼地圍著那塊鑲嵌著奇異物體的艙壁。
強磁場發生器和多種能量束縛場已部署在周圍,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那個物體僅有郵票大小,厚度不足一毫米,顏色與艙壁合金幾乎毫無二致,表麵光滑無比,沒有任何可見的縫隙、接口或紋路。
先進的掃描儀顯示它的密度極高,內部結構卻是一片混沌,仿佛所有的物理規律在那裡都失效了,又或者它本身就不遵循人類已知的物理法則。
“嘗試物理接觸,使用非金屬探針。”趙晨艦長的聲音通過加密頻道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一名隊員小心翼翼地用一根高純度陶瓷探針,極其緩慢地觸碰了一下那個物體的邊緣。
沒有任何反應。既沒有能量爆發,也沒有結構變化。它就像一塊死物,一塊徹底融入飛船的“宇宙垃圾”。
“加大掃描功率,嘗試用低強度中子流透射。”結果依舊令人困惑。中子流仿佛被完全吸收或扭曲,無法反饋回任何有效的內部結構信息。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科學官感到一陣無力,人類最先進的探測手段在這個小東西麵前仿佛變成了原始人的木棍。
與此同時,數據被實時傳回“南天門”。林風盯著屏幕上那一片混沌的掃描結果和能量讀數,眉頭緊鎖。他的副腦在瘋狂運轉,對比著龍芯知識庫中浩如煙海的信息碎片。
“它的狀態…很奇特。”林風緩緩開口,聲音通過通訊器傳到“崑侖”號艦橋和“南天門”指揮中心,
“不像休眠,也不像死亡。更像是一種…‘信息疊態’或者說‘概率雲’狀態。它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觀測行為本身可能會影響它的狀態。”
這種描述近乎哲學,讓所有人聽得雲裡霧裡,卻又感到一種莫名的高深和恐懼。
“嘗試…用我之前建議的生物能量脈衝,對其進行低強度、高頻次的‘刺激’。”林風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用我們的‘秩序’,去試探它的‘混沌’。”
“崑侖”號上的科學家們麵麵相覷,這聽起來太過於玄學了。但在所有常規手段無效的情況下,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一個微型的生物能量脈衝發生器被運送過來,對準了那個物體。嗡…一次極其微弱的脈衝釋放。沒有反應。第二次,強度略微提升。依舊沉默。第三次…
當脈衝頻率調整到一個特定值時,異變陡生!那郵票大小的物體表麵,突然如同水麵般蕩漾了一下!雖然極其短暫,但高清攝像頭清晰捕捉到了!
緊接著,一段完全無法理解、充滿了雜亂噪音和扭曲圖像的信號,猛地從物體內部爆發出來,瞬間穿透了層層屏蔽,乾擾了附近所有的電子設備!
這段信號並非攻擊,更像是一種無意識的、崩潰般的“嘶吼”或者說“夢囈”!信號持續了不到零點五秒就消失了,那個物體再次恢複了死寂。
但這短短零點五秒的信號,卻讓“南天門”基地內的林風和所有頂尖密碼學家、信號處理專家如獲至寶!
“快!分析它!”林風幾乎是吼出來的,他的副腦已經開始了超負荷運算。
這段信號雜亂無章,但其底層編碼方式卻露出了一絲馬腳!經過超級計算機和林風副海量的計算和模式匹配,一個驚人的發現浮現出來:這段信號的底層編碼邏輯,與之前“崑侖”號接收到的火星軌道異常信號,以及更早之前全球範圍的深空擾動信號,存在高度同源性!
更重要的是,林風的副腦在龍芯知識庫的最深處,一些關於上古文明對“異常宇宙信號”的記載碎片中,找到了與之極其相似的描述性結構!
“它不是來自我們已知的任何對手…”林風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震驚,“它…它可能更古老…甚至可能…與‘先驅者’無關,是另一個未知的…或許已經消亡的文明留下的…‘信息墓碑’或者說‘科技殘骸’?”
這個推論石破天驚!
難道宇宙中還存在過其他智慧文明?並且其科技路線與人類和“先驅者”都截然不同,更偏向於這種詭異的信息和能量形態?這個物體是它們無意中遺失的?還是故意投放的?它附著在“崑侖”號上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隨波逐流,還是另有圖謀?
“立刻對所有從地球發射的、經過火星軌道的探測器及其運載火箭殘骸進行回溯分析!”龍月立刻下令,“我要知道這東西到底是什麼時候、怎麼附著上‘崑侖’號的!”
調查結果很快出來:在“崑侖”號發射前數月,一枚用於火星環境監測的舊型號探測器曾在火星軌道附近短暫失聯數小時,回收後發現其外部有一些無法解釋的輕微刮擦和微量非地球元素殘留,當時被歸因於微小隕石撞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線索似乎連上了!這個物體很可能早在“崑侖”號啟航前,就已經悄無聲息地附著在了某次火星任務的載體上,最終被帶上了“崑侖”號!
它的發現,仿佛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道路上,突然打開了一扇通往未知、詭異甚至危險方向的岔路。這條路上的知識充滿誘惑,卻也布滿了陷阱。
“南天門”內部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是研究另一種科技文明、實現技術大跨越的絕佳機會,甚至可能從中找到對抗“先驅者”的新方法。另一部分人則極度警惕,認為這是一種無法理解的“科技汙染”,貿然研究可能會引發災難性後果,甚至可能被其同化或控製。
林風看著爭論不休的眾人,又看了看屏幕上那個安靜的詭異物體,緩緩說道:“知識本身沒有善惡,但獲取知識的方式和目的,決定了它的性質。”他想起了自己之前對蘇小婉說過的話。
“我們可以研究它,但必須是在最高級彆的隔離和防護下,以最謹慎的態度,像拆解一顆來自未知文明的炸彈一樣。每一步都必須反複論證,做好最壞的打算。”他的目光掃過眾人,
“這確實是一條岔路,可能通向深淵,也可能通向寶藏。但既然它已經出現在我們麵前,回避和恐懼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敬畏,保持清醒,然後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去揭開它的麵紗。”
最終,最高層采納了林風的建議。一個代號“燧人氏”的最高機密研究項目啟動,旨在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對這件異星造物進行有限度的分析研究。
“崑侖”號的危機暫時解除,那個物體被特殊容器封裝,由一艘高度機密的快速運輸船送往“南天門”基地。但它帶來的震撼和思考,卻久久回蕩在每個人的心中。人類的科技之路,在仰望“先驅者”的同時,似乎又瞥見了另一個更加迷霧重重的方向。
宇宙的深邃和複雜,遠超想象。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