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廣寒宮”基地外圍的寂靜早已被殘酷的拉鋸戰所取代。敵人改變了策略,不再尋求一次性的大規模強攻,而是轉向了持續不斷的騷擾、滲透和小規模突擊。
他們如同附骨之疽,利用月球複雜的地形和“南天門”先前發現的、由敵人布設的全頻段背景噪音作為掩護,不斷試探著基地防線的弱點。
“獬豸”機甲巡邏隊頻繁與敵人的小型突擊隊交火,雖然每次都能擊退對方,但自身的損耗和能源彈藥消耗也在持續增加。
基地周邊的傳感器和自動防禦炮塔成了重點破壞目標,經常在修複後不久再次被摧毀。月球仿佛變成了一個泥潭,不斷消耗著“廣寒宮”的資源和守衛者的精力。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王猛在通訊頻道裡抱怨道,他的“赤霄·燭龍”剛剛擊潰了一股試圖滲透的敵人,機甲表麵又添了幾處新的灼痕,“這幫孫子跟蒼蠅一樣,打不完趕不走!老子的能量都快耗在追這些雜魚上了!”
敵人的戰術很明確:用低成本的騷擾戰,拖垮“廣寒宮”的防禦,疲憊守軍,尋找一擊必殺的機會。
“他們的活動規律有沒有變化?”林風在“南天門”的指揮中心,看著月球傳回的作戰報告,眉頭緊鎖。蘇小婉在一旁協助進行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彆。
“有,但很微妙。”蘇小婉指著屏幕上的熱力圖和活動軌跡,“他們似乎在有意識地避開我們幾個重點布防的區域,但又在這些區域的邊緣反複試探。而且,他們的滲透路線…似乎總能巧妙地利用我們傳感器網絡的間歇性盲區,就像…就像知道我們的布防圖一樣。”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背後一涼。內部有鬼?還是對方的電子偵察能力已經恐怖到這種程度?
“啟動‘岩虺’網絡。”林風沉聲道。經過緊急測試和優化,第一批數十台“岩虺”偵察機甲已被秘密布設在基地周邊數個關鍵但防禦相對薄弱的區域。
它們像真正的岩石一樣散落在月壤中,處於深度休眠狀態,完美地規避了敵人的常規偵察和背景噪音乾擾。
今夜,是它們首次執行實戰偵查任務。
月球時間轉入“夜晚”,溫度驟降,視野變得極差。
一股敵人的小型突擊隊再次借著陰影和塵埃的掩護,悄然向基地一處相對偏僻的能源中轉站摸來。他們行動謹慎,巧妙地利用地形,避開了已知的巡邏路線和傳感器覆蓋範圍。
他們並不知道,就在他們腳下不遠處,一塊看似普通的“岩石”內部,極其細微的震動傳感器已經捕捉到了他們經過時產生的獨特頻率。預設的觸發條件被滿足!
“岩虺”蘇醒了。其表麵的生物偽裝層悄然調整,露出下方的高精度多光譜傳感器。
沒有能量波動,沒有光信號,它隻是“看”著,將敵人的數量、裝備、行進路線等數據,通過極其短暫的、抗乾擾編碼的、低功率量子脈衝信號,發送回“廣寒宮”指揮中心。
“b13區域,‘岩虺’7號報警!敵人小隊,規模6人,裝備輕型突擊武器,正沿柯萊特峽穀北緣向3號能源中轉站移動!”月球值守員立刻報告。
精確的實時情報!早已待命的一支“獬豸”快速反應小隊和數架“影蜂”立刻出動,直撲預警地點。
當那支敵人突擊隊小心翼翼地從峽穀邊緣探出頭時,等待他們的是精準交叉的火力和從天而降的“影蜂”騷擾。戰鬥在幾分鐘內結束,敵人被全殲,我方無一損傷。
首戰告捷!緊接著,一夜之間,又有三股試圖滲透的敵人被不同位置的“岩虺”提前發現並預警,均被成功攔截。
但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多久。敵人很快察覺到了異常,他們的滲透行動變得更加詭異莫測。
他們開始使用仿生機器人模擬月麵動物的震動,甚至釋放與“岩虺”喚醒信號頻率相近的噪音誘餌。一場“貓鼠遊戲”在月麵的寂靜黑暗中升級,考驗著“岩虺”的智能與“南天門”分析團隊的預判能力。
“岩虺”網絡初顯鋒芒!它們如同真正融入月麵的眼睛,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睜開,將他們的行動看得一清二楚。
敵人的騷擾行動遭到了沉重打擊,滲透成功率驟降。月球戰線暫時穩定了下來。
“乾得漂亮!”雷戰在通訊中表揚了項目組,“‘岩虺’的價值遠超預期!立刻擴大生產,加快部署速度!我們要把整個基地周邊,乃至更遠的戰略要地,都變成我們的主場!”
然而,敵人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他們的滲透行動變得更加謹慎和詭異,有時甚至會故意製造假的震動和信號來試探。
月球上的暗戰,從機械的對抗,升級為了更高級彆的信息與反信息、欺騙與反欺騙的智能博弈。
“岩虺”的算法需要不斷更新,以應對敵人新的偽裝和反偵察手段。林風和蘇小婉帶領的團隊,進入了與敵人隔空鬥智的新階段。這場寂靜的獵殺遊戲,在月球的荒漠上悄然展開,每一刻都驚心動魄。
就在月球前線神經緊繃之時,“南天門”基地家屬區的夜色卻溫柔而寧靜。蘇小婉剛把兒子林天明哄睡,看著孩子恬靜的睡顏,她忍不住通過內部加密線路,給前線指揮部發去一條簡短的信息:“一切安好,勿念。盼歸。”
這條信息經過重重加密,化作一道微弱的電波,穿透星空,成為了林風在指揮間隙看到的最溫暖的慰藉。他深吸一口氣,將這份牽掛化為更堅定的意誌,再次投入到冰冷的戰術屏幕上。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