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兩個孩子,眼中閃爍著父愛與科學家交織的複雜光芒:“而且,我的工作重點會調整。從今天起,我的最高優先級項目,不再是武器,而是為他們兩個量身定做的——‘能力抑製與引導係統’。
我要做的不是扼殺他們的天賦,而是給他們打造一副…能保護他們、也能讓他們自由掌控這份力量的‘盔甲’。”
蘇小婉看著丈夫誠懇的眼神,又看了看一旁冷靜的龍月,最終緩緩點了點頭,淚水再次湧出,但這次是混合著擔憂、無奈與一絲希望的複雜情緒。“你…你最好說到做到。要是他們再出什麼事…”
“我不會讓那種事發生。”林風鄭重承諾。
家庭內部的風波暫時平息,但更艱巨的任務擺在了林風麵前。他很快組建了一個新的微型課題組,成員僅限於他、蘇小婉她堅持要參與以確保孩子利益)以及少數幾位絕對可靠且精通生物神經學和能量控製的專家。
研究的思路變得清晰:通過對孩子們生理數據的持續監測,尤其是在他們無意識發動能力時的能量圖譜和精神波動模式,反向推導出控製機製。林天明的能力似乎更偏向空間和能量,而林星瑤則更偏向精神和信息。
林風幾乎是廢寢忘食地投入其中。設計圖紙上,原本用於機甲的巨大相位偏移裝置被微縮、重構,變成了設想中鑲嵌在嬰兒服內襯的微型場發生器;狂暴的意識共鳴武器原理,被逆向推導,試圖開發出能穩定精神、過濾有害頻譜的“寧靜頭環”。
這個過程極其艱難,無數次失敗。但林風樂此不疲,甚至從中獲得了不同於設計毀滅性武器的滿足感。他在實驗室裡對蘇小婉感歎:“小婉,你知道嗎?給孩子設計‘保護殼’,比給機甲設計武器難上一百倍,但也更有意義一百倍。這才是科技該有的溫度。”
就在林風為兒女的“盔甲”絞儘腦汁的同時,遙遠的星空之上,一個宏大的工程正迎來它的裡程碑。
經過無數工程師和智能機械的日夜奮戰,跨越數萬公裡的“星港”軌道電梯終於完成了主體結構的建設,並實現了與地球同步軌道平台的首次剛性連接。
雖然還未完全投入使用,但僅僅是那一道纖細卻堅韌的碳納米管生物複合材料纜繩,如同神話中連接天地的建木,無聲地宣告著人類文明邁向星空的不屈意誌。
而在近地軌道,更為壯觀的“金烏”機動要塞的首個核心模塊——能源與推進部段——也已完成在軌組裝。其核心,正是那座經過無數次驗證、澎湃著“燭龍”之力的超大型反應堆。
這一天,按照預定計劃,進行了“金烏”反應堆的首次全功率點火測試。
指令從“南天門”發出。
遙遠的軌道上,“金烏”那巨大而粗糙的軀體內部,複雜的能量回路依次亮起幽藍色的光芒。最終,所有能量如同百川歸海,湧入反應堆核心。
嗡——!!!
即便隔著屏幕,通過傳感器傳回的數據,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足以撼動星辰的磅礴力量。
反應堆成功達到了額定功率!穩定運行!
巨大的能量通過臨時鋪設的線纜,湧入“星港”軌道平台,將其瞬間點亮,如同一顆驟然出現在近地軌道上的璀璨星辰,甚至在地麵的某些區域,夜晚都能看到這顆新生的“明星”。
“星港”平台上的燈光依次亮起,船塢開始緩緩轉動,調試中的機械臂發出無聲的轟鳴——一個全新的太空時代,拉開了序幕。
“報告!‘金烏’能源核心首次全功率運行測試成功!”
“報告!‘星港’軌道平台首次實現能源自給及反向輸送測試成功!”
指揮中心裡,爆發出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許多人激動地熱淚盈眶。
雷戰重重地拍了拍控製台,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龍月站在一旁,冰冷的表情也略微融化,眼中倒映著屏幕上那顆人工星辰的光芒。
就連正在家裡忙著分析兒子能量圖譜的林風,也收到了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他抬起頭,看著內部頻道裡“星港”被點亮的壯觀畫麵,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個人的煩惱,家庭的瑣碎,在文明整體邁出的這一大步麵前,似乎找到了某種奇特的平衡與慰藉。
希望,如同那顆被點亮的軌道之星,雖然遙遠,卻真實地存在著,照亮著前路,也溫暖著每一個在黑暗中前行的人的心。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