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項目實驗室內的氣氛,因林風那個關於“信息瘟疫”和“能量生命”的大膽猜想而變得更加凝重和……詭異。那模糊的影像片段,如同一個來自深淵的警示,暗示著宇宙中可能存在遠超人類理解的、以信息和能量為載體的生命形式及其毀滅方式。
這完全跳出了現有生物學和戰爭學的框架,將對抗提升到了一個近乎哲學和神話的層麵。
“如果…如果某種‘信息’本身就可以像病毒一樣感染、扭曲甚至摧毀一個基於能量或信息構成的文明…”一位年輕的研究員聲音發顫,不敢再往下想。
“那麼對方現在使用的基因武器,相比之下簡直如同原始人的木棍。”另一位資深科學家麵色蒼白地接口。
這種可能性帶來的恐懼是前所未有的。物理攻擊可以防禦,生物病毒可以隔離,但一種能夠直接汙染“信息”本身的瘟疫,該如何防範?難道要給每一段數據、每一個念頭都穿上防護服嗎?
林風卻強迫自己從最初的震驚中冷靜下來。恐懼解決不了問題,唯有理解才能帶來對抗的可能。
“假設這種‘信息瘟疫’存在,”他指著那段被反複分析的模糊數據,“那麼它必然有其作用機製和傳播規律。‘燧人氏’殘留的這段信息,或許就是關鍵。它可能記錄了瘟疫的某些特征,甚至是…某種‘抗體’或‘防火牆’的碎片信息。”
他的思路再次展現了其特質:將看似玄乎的概念,拉回到可分析、可研究的科學範疇。
研究重點立刻調整。項目組不再試圖直接理解“燧人氏”的全部,而是集中所有算力,像考古學家拚接碎片一樣,試圖從它偶爾噴發出的混亂信息流中,尋找與“信息結構異常”、“能量簽名汙染”相關的模式。
這個過程如同大海撈針,且極度危險。每一次主動刺激“燧人氏”都可能引發不可預知的反應。實驗室的隔離和防護措施被提升到了極限,甚至準備了在極端情況下將其強製送入近太陽軌道的應急預案。
與此同時,現實中的生物威脅並未停止。雖然主要的走私渠道被切斷,但更加隱蔽的、通過國際郵件係統、甚至利用受蒙蔽的旅客攜帶的微型生物樣本滲透事件仍偶有發生。對方的生物戰進入了更加分散、更難追蹤的“孢子”模式,防不勝防。
國家生物安全防禦體係承受著巨大壓力。常規的基因測序和檢疫手段雖然有效,但每次發現都意味著風險已經逼近國門。
轉機發生在一個深夜。林風在醫療艙內他再次因過度勞累被強製送入休息)通過神經接口遠程連接著“燧人氏”實驗室的超算。他的副腦正協助進行一項極其複雜的、關於信息熵增與能量場穩定性關聯模型的計算。
突然,“燧人氏”在未被主動刺激的情況下,自發地產生了一次微弱的信息噴發。這次噴發的信號極其特殊,不再是雜亂無章的噪音,而是一段極其短暫、卻擁有某種奇異和諧感的頻率波動。
幾乎在這段波動出現的同時,實驗室隔壁生物安全部門正在實時分析的一個可疑入境生物樣本的檢測數據流,出現了極其細微的異常波動——樣本內部某種高度隱匿的基因標記物的能量簽名,與“燧人氏”發出的頻率產生了某種難以解釋的、短暫的共鳴!
這個現象被超算瞬間捕捉並標記!“關聯性發現!”值班研究員驚呼,“‘燧人氏’信號頻率與‘黑星7’型基因標記物能量簽名存在71.3的隱性契合度!”
林風猛地從醫療床上坐起,眼中爆發出精光:“我明白了!不是直接檢測病原體本身!是檢測其‘信息簽名’!那種基因標記物被改造後,其能量場會散發出一種極其特殊的、扭曲的信息波紋!這種波紋,或許就是低配版的‘信息瘟疫’特征!”
“燧人氏”無法直接告訴我們答案,但它就像一把音叉,能通過自身的共振,幫助我們識彆出那些攜帶“汙染”信息簽名的事物!
基於這個驚人的發現,一個全新的、代號“諦聽”的生物安全預警項目火速上馬。其核心是模仿“燧人氏”那段特殊共振頻率,製造出一種大型的生物能量場諧波發生器。
數日後,在幾個主要的國際機場和港口口岸,一種不起眼的、如同大型安檢門般的設備被秘密安裝起來。所有入境人員和貨物都需要從中通過。
當一名被境外勢力利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攜帶了微型生物樣本的旅客通過“諦聽”時,設備內部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但監控屏幕上,代表該旅客的能量場圖像中,幾個極其微小的點突然亮起了代表警告的淡紅色!其攜帶的樣本信息簽名被成功捕捉!
安全人員立刻上前,以例行抽檢為名,精準地找到了那些隱藏極深的樣本!
“諦聽”係統初戰告捷!它的檢測靈敏度和準確性遠超傳統手段,尤其擅長發現那些經過高度偽裝、常規方法難以識彆的生物威脅!
雖然它目前隻能檢測,還無法理解或中和那種“信息汙染”,但僅僅是提前預警,就足以將絕大多數生物攻擊扼殺在搖籃裡。華夏的生物安全防線,得到了一次革命性的加強。
“燧人氏”這個來自異星的謎團,再次以它自己的方式,幫助人類抵禦了來自同類的惡意。林風站在實驗室裡,看著“諦聽”係統傳回的成功報告,心中對那個暗金色物體的感覺更加複雜。
它既是危險的未知,也可能是通往新知的鑰匙。這條科研之路,越發如履薄冰,卻也越發引人入勝。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