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燭龍”核心完成“涅盤”的同時,“崑侖”號傳來的那段破碎警告信息的破譯工作,也動用了“南天門”乃至全國最頂尖的力量。
語言學家、密碼學家、天體物理學家、甚至研究上古神話和民間傳說因龍芯知識庫涉及此領域)的專家被緊急召集,組成一個特殊的跨學科攻堅小組。林風作為龍芯知識庫的主要解讀者和副腦擁有者,自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那段信息:“…能量…匱乏…同源…不同…警告…遠離…‘搖籃’…‘收割’…將至…”每一個詞都重如千鈞。
攻堅小組首先從最明確的詞彙入手。“能量匱乏”似乎印證了那個實體汲取“崑侖”號引擎噴射物的行為,它可能處於一種能量極度短缺的狀態。
“同源不同”引發了激烈爭論。是指它和人類同處宇宙同源)但非同一文明不同)?
還是指它與人類在更深層次,比如碳基生命形態上同源,但進化路徑不同?龍芯知識庫中關於宇宙生命多樣性的模糊記載提供了一些佐證,但無法確定。
爭論最激烈的是“搖籃”和“收割”。“搖籃”可能指代火星,因為它是“崑侖”號的目標,且是太陽係內除地球外最可能孕育過或適合孕育生命的地方。
但也可能指代整個太陽係,甚至特指地球——生命的搖籃。甚至有專家根據某些古老文明的創世神話,提出“搖籃”可能指代某種更抽象的、庇護所或起源地的概念。
“收割”則更加令人不寒而栗。在農業文明中,收割意味著成熟作物的獲取。放在宇宙尺度,這可能意味著對達到一定程度的文明…或者說文明產物的“獲取”。
是獲取資源?技術?還是…生命本身?這與“燧人氏”之前透露出的“信息瘟疫”導致文明消亡的片段隱隱呼應。
林風整日沉浸在龍芯知識庫和海量的分析數據中,副腦超負荷運行,試圖找到能將所有碎片串聯起來的鑰匙。
轉機來自一次看似無關的發現。一位古文字學家在比對一段極其古老的蘇美爾楔形文字泥板拓片,發現其中描述神靈“安努納奇”來自天際、獲取黃金、並曾降下懲罰的段落,其語法結構中的某些助詞和修飾符的使用方式,竟然與那段警告信息的殘缺編碼規則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相似性!
這個發現石破天驚!難道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古老文明記載的“神”,其背後是類似“崑侖”號遭遇的未知實體?而“收割”並非第一次發生?
林風立刻抓住這個線索,將龍芯知識庫中所有關於“大洪水”、“天神降罰”、“文明斷層”的記載碎片與“燧人氏”的信息、警告信息進行交叉比對。
一個模糊但令人毛骨悚然的宏觀圖景逐漸浮現:似乎存在某種或某類)高度發達的、可能依賴於特定能源或文明產物)的宇宙存在。它們會周期性地巡弋於星空,像農夫巡視莊稼一樣“觀察”著可能孕育出文明的“搖籃”星球或星係)。
當某個“搖籃”中的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或許達到了某種能量等級或信息複雜度),便會觸發它們的“收割”機製。這種“收割”的方式未知,可能是徹底的毀滅,也可能是資源的掠奪,甚至是整個文明的“采集”。
而警告“崑侖”號的那個實體,似乎處於“收割者”體係中的特殊狀態——能量匱乏,並且似乎對“崑侖”號代表的人類文明)抱有一種複雜的、混合了警告和…或許是“同情”的態度?
“它稱我們為‘同源’…或許在它看來,我們和它,某種程度上都是…‘莊稼’?或者都是某種更大體係下的產物?”林風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脊背發涼的假設。
這段破碎的警告,並非來自敵人,而是來自一個可能同樣身處危局、甚至可能是“收割”行動受害者的未知存在發出的、殘缺不全的警示!
“立刻將分析結果上報最高層!”“崑侖”號指令必須修改!火星計劃必須重新評估!”雷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超出了軍事衝突的範疇,上升到了整個文明存續的戰略高度。
最高層緊急會議召開。基於“南天門”提供的分析,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做出:命令“崑侖”號,立刻放棄原定火星著陸計劃!全體艦隊轉向,以保持安全距離為前提,嘗試與那個發出警告的實體進行有限度的、極其謹慎的接觸,儘可能獲取更多關於“收割”的信息。
同時,艦隊向太陽係外側方向機動,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地球方麵,全麵啟動“火種”計劃應急預案,加快深空殖民艦隊的建設速度,並秘密遴選和培訓“文明火種”的承載者。無論“收割”是真是假,是即將到來還是遙遠未來,人類必須為自己準備好一條退路。
“崑侖”號接到了來自地球的指令。趙晨艦長看著那顆近在咫尺的紅色星球,眼中充滿了不甘與遺憾,但更多的是沉重的責任。他下令艦隊轉向,巨大的殖民艦調整姿態,如同一個小心翼翼的探針,緩緩靠近那片隱藏著宇宙級秘密和危險的空域。
人類文明的命運,在這一刻,與一個深空的警告緊密相連。而“南天門”基地,則在繼續鍛造利劍堅盾的同時,肩負起了為整個文明尋找生路的終極使命。層層揭秘的過程,揭示出的不僅是威脅,更是一個無比宏大、也無比殘酷的宇宙圖景。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