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星,“新希望一號”地下基地深處,指揮中心旁的臨時會議室裡,氣氛與外麵機器轟鳴的建設熱情截然不同,顯得凝重而緊繃。一場決定殖民地未來走向的激烈爭論,正達到白熱化。
會議桌一端,是以首席地質工程師陳健為首的“適應派”。他頭發淩亂,眼窩深陷,指著全息投影上基地的結構圖,聲音因激動而有些沙啞:
“我們必須麵對現實!希望星的地表環境改造是一個以百年為單位的漫長過程!指望生態穹頂?那點麵積夠乾什麼?杯水車薪!我們這三百萬人的當務之急,是生存下去,並快速形成自我維持能力!”
他猛地一揮手,圖像切換到地下結構的掃描圖。“看看這些數據!這片遠古地質活動形成的熔岩管網絡,規模巨大,結構相對穩定!我們應該停止向上擴張,轉而全力向下、向周邊挖掘!將這些天然管道改造為居住區、農業區、工業區!利用地熱能源,構建一個完全不受地表惡劣環境影響的、安全可靠的地下文明!這才是最務實、最高效的路線!”
另一邊,生態穹頂項目的負責人,年輕的理想主義者林薇博士,毫不退讓地反駁道:“陳工,您這是因噎廢食!建立一個永遠躲在地下的‘文明’?那和一群穿著高科技衣服的老鼠有什麼區彆?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生存的欲望,還有文明的種子!陽光、開闊的空間、與自然哪怕是改造後的)的接觸,這些對於人的心理健康、對於文明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她調出生態穹頂的模擬效果圖,一片微小的、但生機勃勃的綠色在昏紅的世界裡如同寶石般耀眼。“穹頂計劃不僅僅是種幾棵樹!它是一個完整的、可擴展的封閉生態係統!是我們學習如何在這顆星球上真正‘生活’而不僅僅是‘存活’的第一步!是技術驗證,是精神圖騰!現在放棄,就等於否定了我們未來走向地表的可能!”
“圖騰?林博士,我們現在沒時間搞精神圖騰!”陳健幾乎是在低吼,“每一次地表活動都伴隨著輻射超標和沙暴風險!每一次物資輸送都消耗巨大能量!你把寶貴的人力、物力投入那個華而不實的玻璃罩子裡,就是在拖延我們形成真正自給自足能力的進度!如果下一批補給艦延誤,或者出現其他意外,你這個穹頂能喂飽三百萬張嘴嗎?”
“但完全轉入地下就是自斷手腳!”林薇據理力爭,“長期封閉環境會導致心理疾病爆發!缺乏陽光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和鈣流失!我們的後代難道要變成蒼白、脆弱的穴居人嗎?我們是在建設新家園,不是在挖墳墓!”
雙方的支持者紛紛加入戰團,會議室裡充滿了各種數據和情緒的碰撞。
“地下的安全性無可替代!看看潘多拉傳來的消息!我們至少不用擔心被巨型怪物襲擊!”
“但我們也失去了發展的上限!永遠困在洞裡!”
“農業工廠的效率遠超基於陽光的農業!”
“但那耗能巨大!地熱能源也不是無限的!”
“這是生存優先!”
“這是文明延續的不同路徑選擇!”
會議桌首席,艦長李振邦一直沒有說話,隻是用手指緩慢地敲擊著桌麵,目光深沉地聽著每一方的陳述。他理解陳健的務實和緊迫感,也明白林薇所代表的希望和長遠眼光。兩者都有道理,但殖民地有限的資源無法同時滿足兩個方向的最大化投入。
壓力不僅僅來自內部。地球方麵通過中微子通訊傳來的詢問也越來越頻繁,【蚩尤】主腦基於實時數據進行的推演報告不斷呈送到他的終端,顯示兩種方案不同的風險收益曲線,但並未給出明確建議——最終的決策權,在他這個前線指揮官手上。
“夠了。”李振邦終於開口,聲音不高,卻瞬間壓過了所有的爭論。會議室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他。
“陳工,林博士,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他緩緩站起身,走到全息星圖前,看著外麵昏黃的世界,“但我們不能被非此即彼的思維困住。我們不是在兩條路裡選一條,而是要找到一條融合的路。”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新希望一號’的主體結構,必須優先保證安全和發展。陳工,我給你權限,擴大對西側熔岩管群的勘探和改造,優先建設高密度農業工廠和能源核心。這是我們的根基,不能動搖。”
陳健臉色稍緩,點了點頭。
“但是,”李振邦看向林薇,“文明的標誌,不僅僅是活下去。林博士,生態穹頂項目不會取消,但必須調整。規模縮小,目標變更:第一階段,不求產量,隻求驗證生態係統穩定性和為殖民者提供一個精神舒緩的空間。所有材料和技術必須優先利用本地資源,最大限度降低對主體工程的資源擠占。”
林薇張了張嘴,似乎想爭取更多,但看到李振邦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明白,我們會重新規劃。”
“這不是妥協,這是戰略側重。”李振邦強調道,“我們的道路是階段性的。現階段,生存與快速自立是絕對優先。當地下城市穩固,能源和食物實現完全自給,我們才有資格和資本,去談論更大規模的地表改造和擴張。”
他點開一份新的規劃圖,那是一個以當前基地為核心,如同樹根般向地下蔓延,同時又有一根細小卻堅定的“枝條”通向地表穹頂的複合結構。
“這條路會更難,需要我們更精細地分配資源,更嚴格地管理優先級。但我相信,這是我們唯一正確的選擇。”李振邦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現在,散會。回到你們的崗位上去,不是去爭論對錯,而是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執行。我們既要做務實的老鼠,打好地洞;也要做仰望星空的夢想家,保留那扇通向陽光的窗戶。這才是人類。”
爭論暫時平息,但理念的碰撞並未結束。人們帶著不同的思緒離開會議室。希望星的第一場內部危機,在李振邦強硬的平衡手腕下得以化解,但分歧的種子已然埋下。如何在生存與夢想、現實與未來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將是“新希望一號”長期麵臨的考驗。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