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淵星,“傾聽者”基地語言分析中心。
這裡沒有“鋼鐵要塞”的硝煙味,也沒有“新希望一號”的鑽探轟鳴,有的隻是無數屏幕上山呼海嘯般的數據流、複雜聲波的視覺頻譜圖,以及一種近乎凝滯的、被巨大困惑籠罩的沉默。
數十位頂尖的語言學家、密碼學家、信息理論專家,麵對穴居人那充滿哢嗒聲和喉音的語言係統,已經持續奮戰了數周,卻如同在破解一團毫無規律的宇宙噪音,進展微乎其微。
最初的興奮早已被深深的挫敗感所取代。每一種假設都被推翻,每一種算法都無功而返。那種語言似乎完全建立在與人類語言邏輯迥異的基礎之上。
“頻率、節奏、音調變化……我們都試過了。”首席語言學家阿拉斯特·肖博士揉著布滿血絲的眼睛,聲音疲憊,“它們似乎有組合規律,但找不到任何類似於我們語言中‘詞’‘句’‘語法’的穩定結構單元。這簡直……這簡直不可能!”
壓力不僅僅來自學術上的困境,更來自那道遲遲無法逾越的鴻溝,以及蘇宛艦長越來越頻繁的、沉默的巡視。
第一次接觸的意外像幽靈一樣盤旋在每個人心頭,他們迫切需要理解那個被石圈圍起來的探測器在穴居人社會中究竟引發了怎樣的漣漪,但他們連對方最基本的交流都無法理解。
轉機來自於一次跨學科的絕望嘗試。一位剛輪換到分析中心、原本研究量子通訊信號編碼的年輕工程師莉娜·陳,在旁聽了幾次令人沮喪的分析會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我們是不是一直找錯了方向?”她怯生生地在一次分析會上發言,吸引了所有大佬的目光,“我們一直在用分析人類線性序列語言的方法,尋找離散的符號和組合規則。但有沒有可能……他們的語言更像是……一種全息式的、高密度並發的信息包?”
她調出了一段複雜的穴居人對話錄音的聲譜圖,那上麵不是清晰的音節分隔,而是一團交織在一起的、快速變化的頻率陰影。
“看這裡,”她指著其中一段,“當那個長者阻止幼崽觸摸探測器時,他發出的不是一連串分開的聲音,而是一瞬間爆發出的、包含了多種頻率和強度的‘聲音簇’。
我們是否應該把每一個這樣的‘簇’,而不是每一個‘哢嗒’或‘喉音’,看作一個基本的‘信息單元’?”
這個想法如同在黑暗的房間裡劃亮了一根火柴。雖然微弱,卻指出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團隊立刻調整策略。他們不再試圖分割音節,而是開始利用強大的【伏羲】子節點算力,將采集到的海量語音數據,以不同的時間窗口從毫秒到秒)進行整體分析,尋找這些“聲音簇”與特定語境、行為、甚至情緒狀態之間的相關性。
這是一個計算量恐怖的工作,如同大海撈針。
他們首先聚焦於那些最容易界定的場景:爭鬥時的叫喊、祈禱時的吟唱、發現食物時的呼叫、以及……那次意外接觸中,長者阻止幼崽和隨後吟唱時發出的聲音。
奇跡,在無數次失敗後,終於悄然降臨。
【伏羲】係統標記出了一個極其微弱的模式:在多個涉及“阻止”、“危險”、“邊界”意境的錄音中包括那次阻止幼崽),都反複出現了一個高度相似的、由特定頻率的三次快速哢嗒聲接一個低沉喉音滑音構成的“聲音簇”!
這個“聲音簇”出現的概率遠超隨機巧合!
“就是它!這很可能就是他們的‘警告’、‘停止’或者‘危險’的概念表達!”肖博士的聲音因激動而嘶啞。
為了驗證,他們小心翼翼地截取了這個“聲音簇”,在一個穴居人小隊正準備嘗試攀爬一處較危險的陡壁時,通過一個隱藏的、低功率的揚聲器極其短暫地播放了一次。
效果立竿見影!所有穴居人瞬間停止了動作,警惕地四處張望,並迅速從陡壁邊緣退開,同時發出類似的、包含該聲音簇的急促叫聲!
成功了!他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聽懂”並“使用”了一個穴居人的“詞”!
整個分析中心爆發出難以置信的歡呼聲!許多人相擁而泣,幾個月來的壓抑和挫敗在這一刻得到了徹底的釋放。這不僅僅是學術上的突破,更是跨越了兩個文明間看似不可逾越的鴻溝的第一步!
突破口一旦打開,進展便開始加速。通過這個“危險停止”單元作為錨點,他們開始反向解析與之搭配的其他“聲音簇”,逐漸剝離出可能表示“那個”指向性)、“地方”位置)、“移動”動作)等更複雜概念的單元。
一座語言的橋梁,終於開始從人類這一側,艱難地、一磚一瓦地向著迷霧對岸鋪設。
肖博士立刻將這一突破性進展彙報給蘇宛艦長。
蘇宛看著分析報告和驗證實驗的錄像,長久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舒緩。但她很快又恢複了冷靜。
“乾得漂亮,博士。但這隻是第一步,也是最危險的一步。”她告誡道,“我們知道了如何說‘危險’,但我們還遠不知道如何說‘為什麼危險’,以及‘誰帶來的危險’。任何一個誤用,都可能造成比完全沉默更嚴重的誤解。”
她下達了嚴格的指令:所有關於語言破譯的進展,列為最高機密,僅限於分析中心內部及少數高層知曉。絕對禁止任何未經她親自批準的、主動向穴居人發送信息的行為,即使是試驗性的也絕不允許。
“我們現在擁有了初步的‘聽’的能力,但這不代表我們獲得了‘說’的資格。”蘇宛的目光掃過興奮的科學家們,
“在我們真正理解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思維模式之前,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謹慎。下一個目標,不是急於交流,而是繼續深度‘傾聽’,嘗試破譯更多關於他們日常、社會結構、尤其是……他們對那個探測器的看法的詞彙。”
語言的橋梁已經搭起了第一塊基石,但橋的對岸依舊籠罩在迷霧中。人類手握著一把威力巨大卻也可能走火傷人的鑰匙,站在一扇名為“理解”的大門前,屏息凝神,既充滿希望,又心懷敬畏。
他們終於聽到了另一個文明的聲音,但真正的對話,尚未開始。
喜歡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請大家收藏:()開局手搓eva,嚇哭校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