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實驗綜合體。
吳柏笙久違的在辦公室看見了熟悉的身影。
“老方,大忙人啊,小半年沒看見你在我辦公室裡出現了。”吳柏笙樂嗬嗬地說道。
“停,”方硯樵抬手製止道:“我是來問介子炮第一壁材料的,你可彆想套近乎就給我忽悠過去了。”
“怎麼可能,”吳柏笙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基於影鑄石內層結構以及泰坦岩結構的方案,已經開始驗證了,如果順利的話,能得到一種自修複的介子炮第一壁材料。”
“時間。”方硯樵沒有絲毫激動,而是冷靜地問道。
“最快半年。”吳柏笙語氣肯定地答複道。
“行。”
眼看馬上到飯點了,吳柏笙也沒打算返回實驗室,而是換了個話題問道:“老方,我聽說,你前些日子用穩態鈦合金做了一把長矛?”
方硯樵愣了一瞬,隨後淡定的說道:“未來的科技路線,隻能靠我們自行摸索了。”
“所以,是真的?”吳柏笙追問道。
“你這人!”方硯樵罕見地有些急促地解釋道:“好歹是科幻電影裡麵出現過的,萬一做成長矛有奇效呢?作為科研人員,我們要敢於嘗試!”
吳柏笙:“……”
確定了,老方還真的是拿穩態鈦合金做了一根長矛。
原本以為是調侃,沒想到是真的。
不過,吳柏笙也能理解。
正如方硯樵所說,夏國在藍星的科技實力已經遙遙領先,前方的路沒有其他人走過,隻能自己探索著走,任何一種可能性都不能放過。
西飛的石泰,也就是轟炸機的總設計師。
此前還嫌棄可變翼的結構死重,但是當材料真的小規模量產了,還不是把驗證機造出來了?
不過這款轟炸機的名字並沒有沿用以往‘轟’加數字的命名方式。
而是采用了藍星的動物的名字。
按照上麵的說法,萬一華夏文明做大做強,未來將把淘汰的技術成套出售給其他文明時,其他文明就會了解到這個名字是華夏文明的一種動物。
說不定因為好奇心,進而嘗試了解華夏文明呢?
所以,這款無人空天轟炸機最終被命名為雨燕。
之所以不叫遊隼,是因為石泰總設計師還在惦記著自適應可變彎度機翼的材料。
後續的飛船,夏國甚至準備搬出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了。
當然,關於未來科技的發展。
國家也不可能讓科研人員浪費如此寶貴的時間去思考。
在燕京,一場關於未來科技暢想的討論會正在舉行。
“話說,能源方麵呢?我們可控核聚變示範堆還沒建好吧?能源供應不足,後續的科技怕是……”
“這個完全不用擔心,天工係統已經開赴可控核聚變示範堆現場進行協助建設了,工期將從五年縮短至1年,而且穩態島共振能量堆在虛擬世界中也完成驗證了,現在正在選址審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