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木衛三上方,一名看不見身形的記錄員在團隊評價上寫下了‘糙快猛’三個字的評價。
而這些記錄員,正是陳戰此前安排的監察團隊,除了踢出異常玩家外,還負責記錄玩家們的腦洞,以及這個腦洞實現後,所花費的資源。
就拿施世所在的團隊來說。
軌道環這個概念很多科幻作品已經出現過,並且是十幾年前,由科學家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期刊上。
因為其昂貴造價,並沒有人敢在現實世界中製造。
但是,如果施世的團隊最終成功圍繞木星建造好軌道環,那麼其花費的資源總數,設計方案將能給國家提供參考。
畢竟,總不能離開太陽係後,華夏文明還在利用宇宙飛船慢悠悠地改造移居星球吧?
所以在國家對未來的暢想中。
會製造一種可自行拚接的大型軌道環部件飛船,在指定行星的靜止軌道上方拚接成巨大的軌道環,並將集成在軌道環上的太空電梯快速下放至星球表麵,為物資運輸提供保障。
軌道環作為太空船塢的同時,還能快速將天氣控製組件快速推射到預定位置,對改造行星進行快速且全麵化的改造工程。
“你這邊怎麼樣了?”一道聲音在記錄員耳邊響起。
“江哥,”記錄員打了個招呼,解釋道:“還不錯,團隊成員是經過係統化教育的人才,隊長雖然初出茅廬,但是對項目的整體把控還是不錯的。總的來說,項目總體進度不錯。”
記錄員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但是,多少還是有點大學生的成分在裡麵。”
“那不挺好的?團隊裡不會死氣沉沉,你看水星那邊,我都不知道他們想做什麼了。”江哥訴苦道。
“哦?有樂子?說來聽聽。”記錄員也來了興趣,詢問道。
因為遊戲不直接提供能源,隻提供無限刷新的資源點。
3:2的軌道共振,離太陽距離最近的水星成為了玩家們的首選。
一來可以通過網上找到的太陽能發電裝置設計圖,建造大量的太陽能板矩陣,來獲取源源不斷的能源。
二來,玩家們真的想試試建造戴森球。
很可惜,玩家們低估了水星白天的溫度。
高達430攝氏度的地表溫度,讓太陽能板表麵薄膜融化,進而導致內部零件被暴露。
所以,玩家特地為太陽能板加裝了冷卻係統,將向陽麵的溫度,通過冷卻劑帶到背陽麵。
記錄員聽到這裡的時候,眉頭微微皺起,小聲嘀咕道:“水星背陽麵的溫度,我記得是180攝氏度吧?”
“對。”江哥肯定道。
記錄員喃喃自語道:“180攝氏度,還能作為液態冷卻劑的物質……”
“甲烷、乙烷、乙烯一類我記得都可以,再不濟用氮氣、氧氣也行……”
記錄員突然想到了什麼,驚呼道:“閃蒸?!”
“沒錯,”江哥滿臉無奈地說道:“當時水星的晨昏帶附近好像過年一樣,爆炸就沒停過,因為冷卻劑用的是氮氣,可以無限獲取,玩家們差點把水星的大氣層給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