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探測設備分析完畢。
一顆如同移動要塞的行星呈現在紀熵麵前。
行星表麵雖然被自然地貌所覆蓋,但是撞擊麵的地殼下覆蓋著特殊金屬層,還部署了能量武器的發射陣列,抵禦撞擊和能量侵蝕的巨型裝甲帶。
為了防止被敵對文明發現,行星級彆的推進器此刻處於靜默狀態。
在過去幾十年裡,推進器一直在進行周期性的、持續時間極短的脈衝點火,精準的調整著行星的軌道。
而真正的星際戰場在遠離這三顆行星的地方,有效地牽製住了對方的偵察設備,加上行星上部署的引力偵察屏蔽裝置,前期幾乎無法探測到行星。
等到行星抵達對方恒星係統的範圍,蓄能已久的推進器將再次啟動。
即便對方擁有摧毀行星的能力,短時間內一次性攔截三顆行星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行星上的防禦措施可不是擺設,能一定程度上抵禦對方的攻擊。
當然,行星的防禦不是為了無敵,而是為了確保至少有一顆能突破攔截,完成謀劃了百年之久的使命。
“臥槽!這麼簡單粗暴?!直接丟行星?!”
紀熵有些傻眼了,原本以為是雙方的星際戰艦互轟,然後發現雙方實力差不多。
要麼握手言和,大家和平發展。
要麼大家繼續打,瘋狂發展科技。
萬萬沒想到,星際戰爭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完全是奔著要麼你死,要麼我死的結局。
從這三顆至少在半世紀之前就被推離原本軌道的行星可以看出,這場星際戰爭的跨度最少持續了百年之久。
這三顆星球,則是一場百年孤注一擲的豪賭。
隨著探測係統的大範圍掃描,相關信息也被實時同步到陳戰麵前。
全息影像中,三個前進的恒星係統在空間中構成了一個極扁平的三角錐形。
最左邊的恒星係統,孕育出名為洛林的星際文明。
最右邊的恒星係統,則孕育出名為長命的星際文明。
兩個文明的恒星係統間隔約3光年。
而交戰的位置,正是位於兩個文明之間的一個恒星係統。
從全息圖像可以看出,長命文明的三顆行星,正沿著三條獨立的軌道,分彆瞄準了九十年後洛林文明母星及兩顆殖民星的確切位置。
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情報小組組長,看著眼前的全息投影,也忍不住來了一句:“我靠,丟行星?!這算是死仇了吧?”
“不重要。”
陳戰沉著冷靜地安排道:“按照第三號預案,將人員拆分成三組,同時前往三個恒星係統,武器裝備的測試主要集中在中間正在交戰的恒星係統,立刻執行!”
“是。”
三號預案被確定使用,所有人的任務麵板出現了自己的任務列表。
趙臨川,作為華夏文明官方訪問的代表人員,負責攜帶團隊前往洛林文明,展開官方形式的訪問。
當然,為了確保效率,除了官方訪問代表團外,其餘人員將被打散,派遣至洛林文明的兩顆殖民星完成各自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