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先行,開會是必須的。
在觀光團將數據帶回後,羅布泊實驗綜合體好像有開不完的會議。
“我們的天工係統,還是弱了一些。”
天工項目的總負責人看著手中的資料說道:“目前,月球的天宮城,在利用原位資源的情況下,預計還需要三年才能完工。”
“要是想建造一個環繞太陽的能源環,我覺得我們最應該解決的,是材料的快速合成問題。”
“舉個例子,你想要什麼樣的效果?”一名材料學領域的科研人員詢問道。
總負責人打開一個演示視頻,說道:“這是我們項目組希望的效果。”
演示視頻中,采礦係統從行星上采集到礦物,並沒有經過分揀冶煉等流程,而是通過某樣科技直接將其中有用的礦物資源進行分離,並存儲特定裝置中。
特殊裝置將礦物資源分類,並由小型無人設備攜帶,在指定位置直接對結構進行打印。
中間的金屬冶煉、結構製作等過程則被直接省去。
科研人員看著演示視頻思考了很久,才說道:“打印部分,目前我能想到幾種技術路線,一種是你們直接把磁單極子陣列集成在天工係統之中。”
“不行,”總負責人搖了搖頭道:“磁單極子數量稀少,就算我們想,也申請不到這麼多。長命文明至今都還沒能合成磁單極子,我們短時間內更不可能了。”
“納米機器人怎麼樣?分子級彆的精度還是能保證的。”科研人員再次提議道。
“理論速度如何?”
“不好說,”科研人員搖了搖頭道:“納米機器人實驗室目前尚未找到實現納米機器人批量控製的有效方法,如果你現在就要用,還不如直接把孟維平院士的加工中心搬走。”
總負責人一臉你猜我敢不敢的表情。
開玩笑。
加工中心現在關於材料學科驗證都排到半年後了,新的加工中心優化方案也還沒出來。
他要是把加工中心搬走,下班後怕是要被材料學科的研究人員堵門。
“其實也不是很急,就是提出一個優化思路。”總負責人補充道。
科研人員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那我還有一個技術路線,化學自組裝。理論速度應該應該能滿足天工係統的要求。”
“話說,我們為什麼不找生物領域的專家問問?生物學領域的自生長材料,理論上也可行吧?”另一名與會人員提議道。
“我也有個想法。”
一名土木工程的研究員舉手發言道:“我們可以先用原材料把主體框架先搭建出來。”
“例如建築的主體是方型,我們就以主體材料製造一個實心正方體,利用納米機器人雕刻的同時,再利用其他技術將其他部件在內部進行實施打印。”
材料學研究人員頭頂緩緩出現一個問號,目光危險地看著土木工程的研究員,反問道:“兄弟,你知道什麼叫又要還要嗎?”
“知道,我現在就是。”土木工程研究員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表情。
說著,土木工程研究員又補充了一句:“聽說能源部部長之前試過,最後還成功了。”
材料學研究員還想說些什麼。
“咳咳。”
總負責人咳嗽兩聲,幫腔道:“的確,大型建築的建造速度,如果能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那麼即便是麵對能源環這種巨型結構,我們的天工係統也未必不能一戰。”
材料學研究員憋得滿臉通紅。
半晌,他才說了一句:“行,我回去琢磨琢磨。”
土木工程的研究員一看有戲,連忙乘勝追擊道:“可編程相變材料或具有梯度屬性的超級複合材料,我覺得也可以試試看,你說呢?”
材料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