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國商業航天辦公室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深空門戶計劃。該計劃核心在於向通過資質審核的國內商業企業,開放寶貴的近地軌道及地月轉移軌道資源,用於其自行研製的航天器進行在軌驗證。”
“此舉旨在進一步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與門檻,激活全社會創新力量,推動夏國商業航天產業進入規模化、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該資源將支持有誌於深空探測的企業,開展太空飛行器的飛行測試,為未來的月球殖民奠定基礎。”
“……”
很可惜,這個新聞在互聯網上反響平平。
畢竟都看了小半年的月宮城建造直播了,各種關於未來如何去月球、何時開放天宮城的短視頻,被新聞媒體一波接一波地推送。
總不能每天都在震驚吧?所以,普通人對相關的新聞也就漸漸地麻木了。
但是對於國內千辛萬苦拿到相關資質的公司來說,這條消息如同甘泉一般。
甚至還有公司將自家通過理論驗證的飛行器大大方方地掛在官網上,用來打出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這些飛行器在造型方麵千奇百怪,主打一個真空中沒有空氣阻力,姿態控製全靠計算機算,外形真正做到了放飛自我。
例如,有強迫症患者絕對無法接受的不對稱結構飛行器。
有積木愛好者最喜歡的,可以根據需求,自行組裝額外模塊的箱子飛行器。
甚至還能看見科幻迷最喜歡的、外形是一個巨大圓環的複古結構飛行器。
當然,圓環形飛船因其巨大的體積,價格也相當的感人就是了。
“說起來,怎麼沒公司展示深空大運的概念圖?”
“我們都在努力地活著的那個大運?”
“對!之前還看到有舅舅黨泄露出來,酷似蜈蚣的深空貨運飛行器來著。”
“那個啊,聽說技術升級,把蜈蚣給升沒了,現在變成蜘蛛精飛行器了。”
“???”
沒錯,蜈蚣飛行器這個方案被提出的企業自己給否決了。
原因很簡單,推進單元太貴了,燃料也不便宜,哪怕使用自動駕駛技術,整艘飛船滿載物資去火星,也是虧本的。
更不要說火星的原位資源本身就能滿足火星的建設。
而農作物就更不可能了。
現在國內基本實現垂直農業單元的模塊化生產,前期隻需要帶上半年左右的食物,就足夠火星後續自給自足了。
這不,隨著技術更新,硬是把蜈蚣飛行器給更沒了。
相對的,那家公司推出了最新款的蜘蛛飛行器。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種。
飛行器抵達預定地點後,腹部推出大量小型飛行器,用於快遞、信件一類的物資快速投遞。
目前深受各大快遞公司,以及想要建設深空資源站公司的青睞。
當然,開放軌道資源,軌道力學的人才也成為了搶手貨。
一度出現企業到學校提前預約人才的情況。
不過,施世是個例外,每天上完課就和團隊在索爾西斯裡麵研究木星的軌道環。
好消息是,在虛擬世界零試錯成本,以及無限的資源支持下,施世所在的團隊已經完成了軌道環部件的發射任務。
大量軌道環部件環繞在木星的靜止軌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