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期間有問題可以隨時提問,我將逐一為你們解答。”
高磊舉手,問出了一個所有人心中的問題:“請問在這些艦型中,哪一艘的單艦作戰能力最強?”
這個問題,是所有參觀戰士的最為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想來,應該是那艘超視距戰略打擊型吧?
然而,科研人員的回答出乎他們所料。
“這是一個好問題,理論上,支援型的作戰能力是最強的。”科研人員指著那艘體型最小的戰艦回答道。
“我們內部也將支援型的戰艦稱之為暴兵流戰艦。”
“戰艦本身不具備主動打擊能力,但是配備了極強的單體防禦係統,催化核嬗變能源陣列,以及最新型的軍工型號的天工係統。”
“星際戰場中,支援型戰艦需要尋找資源充足的行星或小行星帶,然後根據戰場需要,使用天工係統批量化製造無人化設備,甚至是利用行星地熱能為能源的超視距打擊武器,實現戰力的指數級擴張。”
“支援型戰艦相當於把流水線搬到了前線,利用原位資源批量化製造無人設備和炸藥,直接向對麵丟過去就行。唯一的問題是,支援型前期需要大量的發展時間。”
“隻要給支援型充足的發展時間,它甚至能利用原位資源複製出星際艦隊。”
“功能上,它的定位是艦隊核心基地。”
“至於戰術運用方麵,我就不太清楚了。”科研人員解釋道。
而超視距戰略打擊型,則直接具備超視距毀滅性打擊能力,定位是艦隊的狙擊手。
超大規模防禦型則具備為整支星際艦隊撐起防禦係統的能力,定位是艦隊的護盾。
能源補給型和醫療型就如同字麵意思。
“請問,這些戰艦都是我們一個班就能駕駛,還是需要更多的人?”高磊拋出了另一個問題。
科研人員解釋道:“戰艦的控製並非傳統一人一崗的模式。所以,一個班,足夠了。”
“戰艦的主控采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以便更快、更迅速地控製整艘戰艦。當然,前期會有人工智能輔助你們。因此,你們的角色將從操作員轉變為決策者和管理者。”
想了想,科研人員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戰艦本身是有機械控製麵板作為冗餘備份的,因此,你們需要進行相應的實操培訓。”
“當然,它對指揮官的宏觀戰略眼光和微觀資源調度能力要求也是最高的,一旦發展節奏被打斷,很容易陷入被動。所以,工程學、戰場資源管理、多目標生產調度這些理論課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
花了整整五個小時,眾人才參觀完畢。
此刻,戰士們的心情無比激動,恨不得立刻回去複習理論知識。
他們清晰地認識到,考核成績單上的每一分,都將與這些強大星際戰艦的命運緊密相連。
當然,身體是最重要的本錢。
盲目增加訓練強度是不可取的,那樣隻會把身體拖垮。
為此,高磊特地拜托排長找了專業人員定製了一份高效的作息表,讓戰士們在有限的兩個月內更高效地卷,以便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從而拿到他們的目標戰艦——支援型。
喜歡幕後黑手:我在星際挖礦養國家請大家收藏:()幕後黑手:我在星際挖礦養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