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衛一。
一顆色調淡雅、斑駁著奇異粉紅色的天然衛星。
利維坦火山,直徑200公裡的火山口上,一艘x形狀的戰艦靜靜地停靠在上方。
它的四周,已然建立起一個初具規模的前沿防禦與資源采集據點,工蟻小型平台搭載著高能激光武器和電磁動能武器在金屬軌道上快速滑行。
四周還有大量外形酷似穿山甲的暗色鋼鐵巨獸,利用不同的自適應前端采集模塊,正不知疲倦地啃食火山口附近的礦層。
這款型號為穿山甲的中型自動化采礦平台,核心的後端處理模塊,能將采集到的礦物粉碎篩選,最後將精礦粉壓製成標準尺寸的礦磚,方便工蟻小型平台進行物料的運輸。
除此之外,相比起民用版,軍用版的穿山甲還內置了金屬彈丸製作模塊,可利用采集到的礦物快速製造金屬彈丸,使用穿山甲上方的電磁加速軌道進行加速,理論有效射程約2000千米,足以應對地麵和低空的敵對目標。
當然,作業區範圍內,已經根據內置的科技藍圖,建造並部署了自動化索敵係統。
必要的時候,工蟻和穿山甲將化身殺敵利器。
支援型戰艦附近,大型磁箍縮等離子矩陣正在井然有序地建設當中。
施工現場周圍,還貼心地立了大量告示牌。
[施工現場,請勿進入!如需接取任務,請根據指引繞行至海衛一任務中心。]
很可惜,海衛一的環境真的太惡劣了。
加上太陽係真的太大了,哪怕選擇海衛一有名的利維坦冰火山作為發育點,直到木衛二和木衛三遭到襲擊,愣是沒看見玩家的影子。
而在這艘被當作誘餌的支援型戰艦下方約10公裡的位置。
地下熔洞內,另一艘支援型戰艦利用地表和地下資源快速發育,旁邊還停靠著一艘防禦型戰艦。
兩艦之間的通道布滿了金屬軌道,大量無人化器械正在對通道進行改造。
沒錯,這就是高磊的計劃。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與其花費時間尋找新的資源點,距離他們最近的海王星成為了他們最優的選擇。
尋找全新資源點的時間,足夠他們利用兩台天工係統完成體係化防禦係統的建設了。
“班長,能源矩陣一期工程已完成。”
趙永強通過腦機接口彙報道:“模塊化可控核聚變發電站已完成三座,同位素溫差發電機陣列、能源蓄電站陣列作為備份,足夠支撐下一階段的基地擴建。”。
“很好!”
高磊目光看向支援型戰艦自帶的科技庫。
下一階段將進行重型戰略粒子束平台的建設,完成後將部署至海衛一的靜止軌道,用於攔截1天文單位以內的大型物體。
至於物體是不是飛船,高磊也不知道。
聽連長說,非和平服前期進入遊戲的都是精英玩家,各種奇奇怪怪的巨型建築都有。
而排長李振華,第一目標便是處理掉木星附近的人造工程。
據說,那裡的團隊,已經具備將數噸重的物體投入太空的能力。
如果建築足夠龐大,能源充足,玩家甚至能製造相對論動能武器,一擊摧毀海衛一。
高磊掃視一眼天工係統的麵板。
金屬資源、能源充足。
高磊冷靜地安排道:“趙永強,你繼續持有30的天工係統控製權限,在保障能源供給的同時,按計劃進行能源矩陣的擴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