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回到客棧時,天色漸黑,大廳裡正熱鬨】
【跑堂的肩上搭著白毛巾,吆喝著穿梭在桌椅間,酒氣混著飯菜香撲麵而來】
【你揀了個角落的桌子坐下,剛點了盤辣椒炒肉和一壺米酒,門口就緩緩走進來兩個人】
【是個白發老頭,背有點駝,手裡拎著把舊二胡,後麵跟著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
【她梳著雙丫髻,手裡攥著支竹笛,兩人衣服都洗得發白,卻漿洗得乾乾淨淨】
【“各位爺,行行好,”老頭拱著手,聲音有點沙啞】
【“小老兒和孫女走江湖賣藝,給大夥奏段曲子解解悶,大家心情愉悅就行,錢財隨意】
【不過,大廳沒人應聲,倒是有幾個酒客斜著眼打量那小姑娘,眼神不懷好意】
【老頭沒看見,示意小姑娘吹笛】
【笛音起時,清清爽爽的,像山澗裡的流水,老頭跟著拉起二胡,咿咿呀呀的,倒也配得和諧】
【兩人唱了段當地的小調,講的是書生趕考的故事,雖不驚豔,卻卻彆有一番味道】
【你摸出塊碎銀子,彈了過去】
【銀子“當啷”落在他們麵前的銅盤裡,老頭眼睛一亮,連忙彎腰作揖】
【“多謝公子!多謝公子!”小姑娘也跟著彎腰低頭,聲音細細的:“謝謝公子”】
【接著,他們就要再奏,門口突然一陣喧嘩,一個絡腮胡壯漢邁了進來】
【這家夥得有一米八,膀大腰圓,腰間挎著把彎刀,刀鞘上鑲著塊劣質寶石,走路時“哐當”響】
【他一進來,大廳裡頓時安靜了不少,連跑堂的都繞著他走】
【壯漢徑直走到老頭麵前,居高臨下地瞥了眼銅盤裡的碎銀子,嗤笑一聲】
【隨後便從懷裡摸出塊金子,黃澄澄的,在燭光下閃得人眼暈】
【“老東西,”他把金子在指間拋了拋,聲音像磨盤,“這個,想要不?”】
【老頭臉色一白,連連擺手:不敢不敢,客官的賞太重了】
【小姑娘也往後縮了縮,攥著笛子的手指關節都沒了血色】
【“有什麼不敢的?”壯漢把金子硬塞進老頭懷裡,伸手就去抓小姑娘的胳膊】
【“金子給你,把她給我,換不換?】
【“不行!”老頭急了,把金子往他懷裡塞】
【另一隻手死死把孫女拽到身後,聲音都帶了哭腔】
【“我們賣藝不賣人!客官您高抬貴手……”】
【“嘿,給臉不要臉是吧?”壯漢臉一沉,反手就把老頭推了個趔趄】
【“老子看上的人,還沒有得不到的!”】
【說完,他的大手又朝小姑娘抓去,那姑娘嚇得閉緊眼睛,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你捏著酒杯的手略微握緊,本不想多管閒事,畢竟晚上還要去泰山派“辦事”,節外生枝不值當】
【可看著那小姑娘發抖的肩膀,還有老頭護在她身前的佝僂背影,心裡那點煩躁突然湧了上來】
【隨即你淡淡放下酒杯,剩餘的一點酒液在杯底晃了晃】
【你慢悠悠地開口,聲音不大,卻足夠讓整個大廳都聽見】
【“這金子,還是留著給你自己買口棺材吧。”】
【絡腮胡壯漢猛地轉頭,那雙牛鈴似的眼睛瞪得溜圓,像要噴出火來】
【他“噌”地抽出腰間彎刀,刀身在燈光下劈出一道冷弧,粗啞的嗓子吼得屋頂都發顫】
【“你他媽活膩歪了?知道老子是誰嗎?”】
【此時,被嚇到的旁邊幾張桌的酒客早偷偷溜了】
【隻剩幾個膽大的縮在角落,伸長脖子往這邊瞅,眼裡又怕又饞,跟期待看耍猴似的】
【那賣藝的老頭抱著孫女縮在台子上,祖孫倆抖得像秋風裡的葉子,眼睛卻直勾勾盯著這邊,帶著明顯的懼色】
【你麵色不改,往椅背上一靠,嘴角撇了撇,豎起一根手指在眼前勾了勾】
【“草!”】
【壯漢被徹底激怒了,咆哮著衝過來,腳下的木板被踩得“咯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