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了整整十頁,沒有一句空話套話,全部是真實的見聞和理性的思考。
天亮時,陳默看見我桌上的信:“你要把這個交上去?”
“嗯。”
“我跟你一起。”陳默拿出紙筆,“我也寫。”
趙瑞龍醒來後,看到我們在寫信,沉默了很久。最後他說:“算了,陪你們瘋一次。”
讓我們意外的是,沈清薇也來了。她什麼也沒說,隻是把一份材料放在桌上——是她父親調研時收集的農村數據。
公開信交上去的第三天,係主任找我談話。
“林致遠啊林致遠,”係主任搖頭歎氣,“你讓我很為難。”
“主任,我隻是說了真話。”
“真話?”係主任苦笑,“有時候真話是最傷人的。”
他遞給我一封信:“看看吧。”
是周汝信副秘書長的親筆信。信中寫道:“.....。林致遠同學反映的情況值得重視。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
我愣住了:“這封信......”
“周副秘書長很欣賞你,”係主任說,“但他也提醒你,要注意方式方法。”
從係主任辦公室出來,我心情複雜。周副秘書長的賞識讓我感到鼓舞,但他的提醒也讓我深思。
回到寢室,趙瑞龍正在看報紙,突然說:“有意思。”
“什麼?”
“你看這篇評論員文章,《正確看待改革中的陣痛》。”他把報紙遞給我,“觀點跟你很像。”
我接過報紙,發現作者署名“鐘聲”——這是省委宣傳部的筆名。
“看來你的話有人聽進去了。”陳默說。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幾天後,學校宣布成立“學生思想動態調研組”,我被指定為成員之一。
“這是明升暗降,”趙瑞龍一針見血,“把你放在眼皮底下看著。”
與此同時,學生會改組,趙瑞龍出人意料地當選為副主席。
“你怎麼做到的?”我問。
趙瑞龍神秘地笑笑:“這是個秘密。”
隻有陳默依然故我,每天泡在圖書館,準備考研。
一天晚上,我們三人在天台喝酒。趙瑞龍突然說:“知道嗎?象牙塔從來都不是完整的,它從一開始就有裂縫。”
“什麼意思?”陳默問。
“意思是,”趙瑞龍望著遠處的燈火,“大學從來都不是世外桃源。這裡有鬥爭,有妥協,有理想,也有現實。”
那天我們喝到很晚,說了很多話。最後趙瑞龍醉醺醺地說:“不管將來怎樣,咱們三個,永遠是兄弟。”
陳默紅著眼睛點頭。我也用力點頭。
但我知道,從這一刻起,我們的人生道路已經開始分岔。象牙塔的裂縫,不僅存在於校園裡,更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而真正的人生課堂,才剛剛開始。
喜歡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筆記請大家收藏:()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