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遠停下筷子。這話雖然直白,卻說出了體製內的一個殘酷現實。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做對事。”他放下飯盒,認真地說,“隻要心裡裝著老百姓,方向就不會錯。”
沈清薇看著他,眼中閃著光:“我就喜歡你這一點,永遠這麼理想主義。”
送走沈清薇,林致遠來到會議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布置會場,會務公司經理一見到他,立刻熱情地迎上來。
“林科員,您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林致遠仔細檢查了主席台、座位安排、音響設備,甚至測試了投影儀的清晰度。在檢查參會人員座位表時,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基層代表的座位被安排在最後排。
“這個要調整一下,”他指著座位表,“基層代表要往前安排,最好在第二排。”
經理麵露難色:“可是按照慣例,領導在前,基層在後...”
“這次會議就是要傾聽基層聲音,”林致遠堅持,“座位安排要體現這個意圖。”
最終,經理妥協了。但林致遠知道,這個小小的調整,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
回到辦公室,已經下午四點。桌上有張便條:“周副秘書長找,速回電。”
林致遠立即撥通電話。周汝信隻說了一句話:“來我辦公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次走進領導辦公室,林致遠注意到周汝信臉色不太好看。
“座位調整是你的主意?”周汝信開門見山。
“是的,副秘書長。我覺得...”
“你覺得?”周汝信打斷他,“在機關工作,最忌諱的就是‘你覺得’。有多少人盯著這次會議,你知道嗎?”
林致遠心頭一緊。
“剛才已經有兩位老同誌打電話來,說這樣安排不合規矩。”周汝信歎了口氣,“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但要懂得方式方法。”
林致遠低下頭:“對不起,副秘書長,我考慮不周。”
“不必道歉。”周汝信語氣緩和下來,“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致遠,在體製內做事,既要堅持原則,也要講究策略。直來直去,容易碰壁。”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就像這窗外的樹,太直的容易被風折斷,懂得彎曲的才能長久。”
這番話讓林致遠想起父親類似的教誨。原來,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省委大院,做人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那座位安排...”林致遠試探著問。
“就這樣吧。”周汝信擺擺手,“我已經跟那兩位老同誌解釋過了。但是記住,下不為例。”
走出領導辦公室,林致遠長舒一口氣。這次經曆讓他深刻體會到體製內行事的微妙——創新可以,但必須控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堅持原則可以,但要有足夠的智慧和手腕。
下班前,他給王老師打了個電話,講述了今天的經曆。
王老師聽後笑了:“這就是體製內的節奏啊——進二退一,穩中求進。你要學會在這種節奏中找到平衡。”
掛斷電話,林致遠望著窗外。省政府大院裡,下班的人們正三三兩兩地離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將在這個體製內度過整個職業生涯,按照既定的節奏,一步一步往前走。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這個節奏中,既不被同化,也不被邊緣化;既要順應體製的要求,又要保持內心的堅守。
桌上的台燈亮了,映照著那方家傳的硯台。“清正廉明”四個字,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清晰。
林致遠知道,在體製內的漫長歲月裡,這方硯台將永遠提醒他:無論節奏如何,初心不能改;無論環境怎樣,底線不能丟。
喜歡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筆記請大家收藏:()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