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名為《夢境、符號與集體無意識:榮格晚期未公開手稿研究臆想版)》的書,如同一個潘多拉魔盒,被嚴密地封存在“螺絲”提供的最高級彆隔離箱內,安置在安全屋的角落。它安靜地待在那裡,卻無時無刻不散發著一種令人不安的吸引力。
晁夜沒有輕易嘗試去觸碰或閱讀它。在『思維殿堂』內,他構建了這本書的詳細模型,反複推演著各種可能性:毒藥?微型炸彈?信息陷阱?還是某種更詭異的精神影響載體?
“螺絲”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遠程檢測手段——光譜分析、微觀振動監測、甚至嘗試用不同波長的電磁波進行極謹慎的掃描。結果顯示,書的材質就是普通的紙張和油墨,沒有任何已知的化學或放射性危險。但它內部似乎存在著一種極其微弱、無法解析的能量場,或者說…信息場。
“物理上安全,不代表真正安全。”晁夜對“螺絲”說,“尤其是涉及‘集體無意識’和‘符號’這類概念,對方的手段可能超出常規物理範疇。”
他決定采取最謹慎的策略。他讓“螺絲”製作了一個完全物理隔離的閱讀環境——一個通過機械臂翻頁、高清攝像頭拍攝,再將圖像傳輸到隔離屏幕上的裝置。他本人絕不會直接接觸書頁,甚至不會直接觀看第一次傳輸的圖像,而是由“螺絲”先進行一遍數字過濾和異常檢測。
準備就緒後,機械臂在隔離箱內緩緩翻開了書的封麵。
第一頁是空白的。
第二頁依舊是空白。
第三頁…開始出現一些雜亂無章的、仿佛兒童塗鴉般的線條。
“圖像傳輸正常,數字濾網未檢測到已知病毒或異常代碼。”“螺絲”彙報。
晁夜站在隔離屏幕前,凝神觀看。那些線條逐漸變得複雜,交織成難以理解的圖案,隱隱約約能看出一些扭曲的人形、眼睛、以及…荊棘。
他看著看著,突然感到一陣輕微的眩暈,那些圖案仿佛在屏幕上遊動起來,試圖鑽入他的腦海。一種低沉的、意義不明的呢喃聲似乎在他耳邊響起。
【檢測到異常精神乾擾波動…】
【強度:低。來源:外部視覺信息流。】
【建議:強化精神壁壘,中斷視覺連接。】
係統的警告音及時響起!
晁夜猛地閉上眼睛,切斷視覺輸入,那股眩暈感和幻聽立刻減輕了大半,但殘留的惡心感依然存在。
好險!這書果然有問題!它不是通過物理手段,而是通過特定的視覺符號組合,直接對觀察者的精神進行乾擾和汙染!
“中斷傳輸!”晁夜立刻下令,“‘螺絲’,你那邊有沒有感覺異常?”
“…沒有。”‘螺絲’的聲音帶著困惑,“我接收的是二次傳輸的數字信號,經過了多重緩衝和過濾。原始圖像有那麼大威力?”
“看來它的影響需要直接或近乎直接的視覺接觸。”晁夜心有餘悸,“把已傳輸的圖像全部打上最高危險標記,封存。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直接觀看原始圖像。”
“明白。”
晁夜深吸一口氣。對方送來的不是炸彈,卻是一件更陰毒的精神武器。如果剛才他忍不住好奇直接翻閱,或者“螺絲”的防護措施沒那麼嚴密,後果不堪設想。
但危機中也蘊含著機會。“餘寸”動用這種手段,恰恰說明他被騷擾戰術逼得有些煩躁了,開始動用更非常規的方法來回擊。而且,他選擇了這本書,這個主題,是否也在暗示著什麼?
“不能白挨這下。”晁夜眼神冷冽,“‘螺絲’,反向追蹤這本書的來源。它是怎麼出現在310室門口的?翡翠湖商業樓的監控呢?周邊所有道路的監控,哪怕有一個像素點異常,也給我挖出來!”
既然物理上難以突破,那就從物流和信息流上下手!
“已經在做。”“螺絲”回應,“對方很狡猾,選擇的投放時間正好是監控盲區交替的瞬間,而且大概率使用了視覺乾擾設備。不過…他或許忽略了一點。”
“什麼?”
“這本書本身。”“螺絲”的聲音帶著技術宅特有的興奮,“這種硬殼精裝、特定題材的‘臆想書’,不可能是他自己印刷的。大概率來自某個小眾的、甚至地下的出版社或私人印刷作坊。隻要找到這本書的出處,就有可能順藤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