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脈石室內,嶽淵離去帶來的無形壓力卻並未消散,反而如同粘稠的墨汁,沉澱在空氣之中。那瓶被層層符文隔絕的“蘊神丹”和墨黑玉符,如同兩顆沉默的毒瘤,提醒著晁夜信任的代價和周遭無處不在的算計。
他強行壓下對嶽淵步步緊逼的怒意與警惕,當務之急仍是恢複。雙玉佩的能量已近乎枯竭,溫養效果大減。精神力依舊如同龜裂的河床,亟待滋潤。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飄向那被封印的玉瓶。蘊神丹...藥力做不得假,若真能吸收,恢複速度必將大大加快。但那條附骨之疽般的追蹤印記...
“陳星,分析玉瓶內壁符文結構,模擬其激活條件及追蹤原理。”晁夜聲音沙啞地下令。他需要最詳細的情報,才能思考應對甚至反製之道。
【指令確認。高精度掃描中...符文結構解析中...模擬計算開始...】
【反饋:該複合符文結構極其精妙,核心為‘神意錨點’與‘地脈回響’雙生嵌套。激活條件:玉瓶開啟瞬間,藥力揮發,觸發‘神意錨點’吸附於最近生命體的精神本源,極難剝離。‘地脈回響’則持續將錨點位置通過地脈能量波動隱性傳回預設接收點。】
【模擬結論:一旦開啟,使用者位置將持續暴露於施術者感知中。建議:絕對禁止開啟。】
果然如此。嶽淵的手段,當真是滴水不漏,既要送人情,又要牢牢將主動權抓在手中。
直接摧毀?未免可惜了這上好丹藥,也容易打草驚蛇。
晁夜眼神閃爍,一個大膽的念頭逐漸成型。既然這印記是通過地脈回響傳遞信息...那是否意味著,如果能乾擾甚至掌控其傳遞路徑上的地脈能量,就能...反向誤導,甚至竊聽?
這個想法極為冒險,需要對地脈能量有更深的領悟和操控力,遠非他現在這點粗淺的修為所能企及。
但並非完全沒有希望。他手中還有《地脈初解》和嶽淵“贈送”的《符文基礎心得》。
他不再猶豫,將玉瓶重新封鎖嚴密,然後再次沉浸入兩枚玉簡之中。這一次,他不再泛泛瀏覽,而是瘋狂地搜尋一切與“能量感應”、“信息傳遞”、“波動乾擾”、“地脈疏導”相關的篇章和符文。
精神力在極度疲憊下再次被壓榨,頭痛欲裂,但他不管不顧。生存的壓力和破局的渴望,化作最強的動力。
『思維殿堂』中,無數地脈能量的運行軌跡、符文的結構組合、以及那“地脈回響”印記的模擬波動,被拆解、分析、重組、推演...
失敗。
能量模型崩潰。
符文結構衝突。
推演陷入死循環。
一次次失敗,幾乎要耗儘他最後的心力。
就在他幾乎要放棄之時,意識中忽然靈光一現!他想起了之前為了救援化身,遠程引導礦區狂暴地脈能量的經曆!
那種感覺...並非強行控製,而是“順應”與“引導”!如同順水行舟,借勢而為!
地脈能量厚重沉穩,自有其運行規律。那“地脈回響”印記,也不過是依附於這規律之上的一個小小的不和諧音符。
他不需要完全掌控地脈,那對他而言是天方夜譚。他隻需要...聽到它,感受它,然後,在極其細微處,輕輕地“推”一下,或者“擋”一下,或許就能改變那“音符”傳遞的方向或強度!
這個明悟讓他精神微振。他立刻改變思路,不再追求複雜的符文陣法去對抗,而是專注於《地脈初解》中最基礎的“地脈感應篇”和“能量共鳴篇”。
他放開身心,不再試圖去“命令”地脈,而是將一絲微弱的精神力如同觸須般,緩緩融入石室下方那磅礴卻沉靜的地脈能量洪流之中。
嗡...
一種厚重、蒼茫、亙古的氣息包裹了他的意識。這一次,不再是排斥,而是一種緩慢的、小心翼翼的接納。他如同一個初學者,屏息凝神,感受著那宏大能量流動的細微節奏和頻率。
漸漸地,他仿佛能“聽”到地脈的“呼吸”,能“看”到能量如同地下暗河般奔湧的脈絡。
這種感應極其消耗心神,且範圍僅限於石室下方很小的區域,但這已是巨大的進步!
就在他初步融入地脈感應的狀態時,陳星的彙報傳來:
【彙報:化身已成功脫離礦區範圍,進入城市地下管網第三層主乾道。狀態:極度虛弱,能量瀕臨枯竭,形體穩定性持續下降。當前依靠本體傳輸的符文感悟勉強維持基礎隱匿。】
【警告:檢測到‘蜂群’掃描模式已完全恢複,並啟用更高精度生物特征過濾算法。化身被發現的概率隨移動距離增加而顯著提升。預計完全抵達γ73調度站所需時間:58小時。剩餘時間:71小時。時間緊迫。】
情況不容樂觀。化身移動緩慢,且越靠近城市中心區域,“蜂群”的監控無疑會更加嚴密。
必須再做點什麼!
晁夜深吸一口氣,意識保持著與地脈的微弱連接,再次將注意力投向那枚【斂】字符文。這一次,他並非單純傳遞感悟,而是嘗試將自身剛剛體會到的那一絲“地脈呼吸”的韻律,巧妙地融入對符文的理解中,然後通過意識連接,再次傳遞給化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試圖讓化身施展【斂】符時,不僅能收斂自身氣息,更能產生一種極細微的、與周圍地脈環境近乎一致的“共鳴”,從而更好地融入環境,規避掃描!
這個過程比之前更加艱難,如同在針尖上跳舞。他必須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自身與地脈的脆弱感應,同時分心傳輸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