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下二人分彆是高懷德之弟高懷亮,以及大將石守信。若算上留守徐州的趙普,趙匡胤已聚齊五員得力乾將。如此氣運,不愧是天命所歸的宋太祖。
他們放棄隨陶謙返回徐州,星夜兼程趕赴青州劇縣,自是有所圖謀。自從斥候報知伍奎攻破山陽後,趙匡胤便與趙普斷定:這支西涼軍必取道青州渡黃河北上。為此他特向陶謙借調八千精兵,又收編五千郡兵,晝夜疾馳在此設伏。此刻伍奎尚不知,自己已踏入天羅地網。
西涼軍大帳內,伍奎剛與楊妙真溫存完畢。正要歇息時,帳外突然響起急促腳步聲。
"主公,有個自稱王猛的人求見,說有緊急軍情!"許褚在帳外稟報。
"王猛?!"伍奎赤腳衝出大帳。他原打算次日去尋這位謀士,不料對方主動來訪。
月光下,但見一名清瘦文士立於許褚身側。此人雙目如炬,雖衣衫單薄卻自有一股不凡氣度。伍奎當即笑道:"在下正是伍奎,不知先生有何見教?"
王猛直接拱手:"明公容稟,在下王猛字景略。今日發現大批流民湧入劇縣,恐對明公不利,請速速移營!"
"流民?"伍奎眉頭緊鎖,"如今天下動蕩,流民遷徙本是常事..."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隱約的喊殺聲。
王猛急切道:"主上容稟,這些自稱流民者身形魁梧、氣血充盈,絕非饑民模樣,分明是精銳士卒假扮。恰逢主上今日抵達劇縣,此必是衝您而來,萬望當心!"
伍奎聞言雙眉緊鎖,當即喚來親兵:"即刻傳令三軍,速速撤離劇縣。"
親兵領命而去。伍奎素知王猛之才堪比諸葛,此刻更覺其言有理,為安大局亦為示信任,當即決意撤兵。
"主上明斷!"王猛鄭重行禮,眸中泛起感佩之色。他未料這位素未謀麵的主公竟如此信任自己,不禁暗歎得遇明君。
伍奎溫言道:"先生見微知著,正值用人之際,可願出山相助?"
"此乃在下夙願。"王猛欣然應允。
"得先生相助,何愁大業不成!"伍奎開懷大笑,聲震夜空。話音未落,北門陡然殺聲四起。
楊妙真整裝出帳:"發生何事?"
"有伏兵夜襲!"伍奎沉聲下令,"仲康速率親衛護持兩位軍師,全軍向南門突圍!"
許褚暴喝一聲,親衛隊刹那集結。伍奎執刀上馬時,但見北門已然火光蔽天,慘嚎不絕。
軍報驟至:"南門失守!敵軍勢大!"
伍奎怒喝:"來者何人?為何破城如此之速!"
士兵悲戚道:"稟將軍,探馬飛報,領兵來犯之人乃徐州刺史陶謙麾下趙匡胤。那賊子早在城中暗藏精兵,埋伏於南門一帶民宅。待入夜後驟然發難,與城外賊軍裡應外合,已奪了南門。"
"好個趙匡胤!"伍奎怒目圓睜,幾欲嘔血,"本將未與你計較,你反倒打上門來!此恨不雪誓不為人!"
他當即喝令親兵:"隨我來!速往南門!"話音未落,其餘三門方向忽然殺聲四起。才行出百步,前方街巷已被敵軍堵住。西涼騎兵困在窄巷之中,鐵騎優勢儘失,反被趙軍殺得人仰馬翻。
伍奎拍馬挺槍,連挑十餘敵卒。怎奈四麵八方的敵軍越聚越多,暗夜中但見人影幢幢,竟不知有多少敵兵湧入城中。更可恨有人四處,三門俱傳來震天喊殺。西涼軍猝不及防,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軍中大亂,士卒毫無鬥誌。暗夜裡仿佛有千軍萬馬殺來,局勢急轉直下。大多西涼士卒剛從夢中驚醒,尚在懵懂之際便丟了兵刃甲胄。更有甚者未及反應便命喪敵手,隻顧隨潰兵奔逃。若非狄青平日治軍嚴明,連斬十餘名逃卒穩住陣腳,隻怕全軍已土崩瓦解。張憲、林衝諸將困在街巷之中寸步難行,隻得隨敗軍撤退。
狄青率兩千鐵騎疾馳北門接應,途中恰遇楊誌所部。因楊誌今夜值哨未眠,所部五百騎損失最輕。聽聞城中生變,他當即率兵護衛縣衙,正與狄青相遇。
"主公安在?"楊誌急扯韁繩。狄青喘道:"主公令我等向南門突圍!"兩支騎兵當即合兵一處,如怒濤般湧向南門,不多時便追上伍奎親衛。此時南門早已陷入混戰,守門西涼軍儘數陣亡,趙軍旗幟正在城頭招展。
狄青策馬上前,高聲喊道:“主公,城內巷戰不利,兵馬擁擠難以施展,不如暫退城外重整旗鼓!”
伍奎略一沉吟,當即下令:“全軍撤出城池!”
狄青抱拳請示:“主公,從哪個城門突圍?”
伍奎沉聲問道:“其他三門情況如何?”
探馬急報:“東門殺聲鼎沸,西門火光綿延,皆有重兵把守。唯北門守軍稀疏,約莫數百人!”
房玄齡聞言急道:“北門恐有詐!敵軍既布下天羅地網,豈會留此破綻?請主公明鑒!”
伍奎轉頭看向王猛:“景略有何高見?”
王猛肅然道:“玄齡所言極是。某以為當反其道而行,直取東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伍奎雙眉一軒,斷喝道:“全軍向東門突圍!”
霎時間鐵騎如龍,伍奎挺矛當先殺入敵陣。丈八蛇矛寒光過處,敵兵紛紛倒地。
奈何巷道狹窄,趙軍人潮如海。狄青揮舞長刀浴血奮戰,雖連斬數十敵,左腿仍中槍負傷。
危急時刻,許褚等猛將率軍突至。五員虎將生生撕開裂口,許褚更是刀劈連環,殺得敵軍肝膽俱裂。
月夜下,血戰至東門。清點殘部,三千精騎僅存千餘。
伍奎血染戰袍,厲聲喝問:“可還有弟兄未突圍?”
一名斥候疾馳而來,嘶聲高喊:"將軍,尚有二百多弟兄被困城內!"
伍奎當即決斷:"漢臣、妙真領五百鐵騎護送兩位軍師先撤,在城外接應。楊誌、仲康隨我殺回城中!"
"得令!"
楊誌與許褚齊聲應諾,神色堅毅。
狄青策馬上前勸阻:"主上,城內凶險難測,還是由末將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