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城縣令拜見後,火速安排營房安置將士,又備足馬料草秫。
伍奎沐浴更衣正要就寢,忽聞腦中響起係統提示:
"叮!恭喜宿主麾下大將狄青夜取雲中,生擒匈奴左賢王劉豹。狄青智力+1、統率+1,當前屬性:武力98智力93統率98政治85"
"叮!恭喜宿主獲得功德點100、業力點100,當前累計功德點350、業力點50"
伍奎猛然坐起,睡意全無。他萬沒料到狄青竟突襲雲中得手,更生擒匈奴左賢王。巨大的喜悅衝擊令他怔然許久。好在他久經沙場,很快平複心緒。
"係統,該觸發製衡人物了吧?"他沉聲問道。
"宿主明鑒,請靜候提示——"
"叮!製衡首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武力96智力95統率97政治97),植入身份為南匈奴單於呼廚泉麾下萬戶,暗中培植勢力欲奪權。攜帶人物:耶律休哥、耶律楚材、耶律奚低。"
"叮!製衡次位:《水滸傳》遼將阿裡奇武力98智力57統率75政治34),現為劉淵部將,正圍攻代縣。"
聽到此處,伍奎劍眉緊鎖。阿裡奇不足為懼,但耶律阿保機的出現卻令他心頭陰雲密布。這位開疆拓土的雄主本就難纏,更有耶律休哥等能臣輔佐,今後必成心腹大患。更棘手的是其南匈奴將領身份——幽州與南匈奴接壤,決戰之日恐不遠矣。
"速查耶律休哥三人屬性。"伍奎冷聲下令。
伍奎穩住心緒,端正坐姿,在意識中與係統對話。
伍奎對耶律休哥和耶律楚材略有耳聞,前者是戰功顯赫的統軍大將,後者是治國安邦的智謀之士。至於耶律奚低,伍奎雖未聽聞其名,但深知係統的一貫作風,此人絕非平庸之輩。深知敵情方能百戰百勝,對敵人的了解越詳儘越好。
“滴滴……耶律休哥武力91智力89統帥95政治90”
“滴滴……耶律楚材武力54智力98統帥61政治98”
“滴滴……耶律奚低武力97智力54統帥69政治58”
聽完係統播報,伍奎稍稍安心。這三人雖為曆史俊傑,在任何時代皆能大放異彩,但在這異變的漢末亂世已非頂尖人物。他麾下的房玄齡、王猛、狄青、許褚等人足以抗衡,甚至略勝一籌。更何況他身負係統,未來還會有更多人才投效。
“係統,我要召喚一名武將和一名謀士。”伍奎在腦海中肅然下令。
“滴滴……宿主需召喚武將、謀士各一名,扣除100功德點、100業力點。當前剩餘功德點190,業力點0。”
“滴滴……恭喜宿主獲得《說嶽》名將、大唐開國猛將尉遲恭,字敬德。武力98統帥81智力71政治64,攜帶坐騎踏雪烏騅與神兵龍頭鳳尾鞭現世。特殊屬性1‘門神’——削弱敵方特殊屬性效果的50;特殊屬性2‘奪槊’——單挑時可奪取對手長兵器,觸發時武力+5。身份設定為薊城城門戍衛。”
“滴滴……恭喜宿主獲得大唐藥王孫思邈。武力47智力81統帥54政治90,特殊屬性‘醫術’——105。身份設定為薊城名醫,宿主可隨時延請。”
伍奎展顏而笑,對這兩人極為滿意。尉遲恭與孫思邈皆是青史留芳的人物。
尉遲恭,字敬德,大唐史冊中名列前茅的猛將,與秦瓊並稱門神,有萬軍難敵之勇,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後世奉其為驅邪鎮宅、祈福護安的門神。史載其擅避長矛,單騎衝陣時敵矛齊出而難傷其身,更能奪敵之矛反刺其身。難怪身負“門神”與“奪槊”兩大神技,交鋒時先以門神削弱敵將,再以奪槊提升武力,堪稱無解——不過伍奎甚是歡喜,畢竟這是自家大將。
伍奎的視線轉向第二個人——藥王孫思邈!這位傳奇人物竟在此刻現身,醫術值高達105,登峰造極。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政治能力也有90。雖不能運籌帷幄或衝鋒陷陣,但憑借絕頂醫術,足以大幅降低麾下文武的非戰鬥減員。曆史上多少豪傑未隕於沙場,卻敗給病魔,實在遺憾。如今有了孫思邈,此事無憂。待返回薊城,定要讓他為全軍上下細致診療。
"若組建醫療隊隨軍,必能極大減少傷亡!"伍奎靈光乍現,聯想到後世軍醫製度,暗自記下此事,決心回城後立即推行。
忙碌至深夜,伍奎哈欠連連,退出召喚係統,心滿意足地躺下,很快沉入夢鄉。
與酣睡的伍奎不同,駐紮代縣外的劉淵徹夜難眠。從雲中逃回的匈奴騎兵帶來狄青夜襲的噩耗,他急召眾將議事。
中軍帳內燈火通明,氣氛凝重如鐵。眾人麵色陰沉——雲中失守如同晴天霹靂。城池尚在其次,痛心的是數十萬牛羊與海量糧草輜重儘失,這些都是劫掠漢人所得。如今一朝成空,士氣遭受重創。更危急的是軍中存糧無幾,久持必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狗狡詐!趁虛端了咱們老巢!"石虎拍案怒罵,眼中殺意沸騰,"不如殺回雲中,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不可!"石勒立即反對,"漢將既能想出夜襲之計,必已防備我軍反撲。況且此等重大行動,漢軍必遣精銳。此時回攻,徒勞無功。"
劉淵點頭讚同,追問對策。石勒肅然起身:"大王被擒,生死未卜。國不可無主,軍不可無帥。請大當戶繼任左賢王,率我等重振匈奴雄風!"言畢單膝跪地,手撫胸前,目光灼灼望向劉淵。
石勒率先表態,軍帳內的石虎、阿裡奇也緊隨其後,言辭真誠,懇請劉淵就任左賢王之位。
他們本就是劉淵一手提拔,對其早已心悅誠服。劉淵文武兼備,性情豪邁,待部下寬厚,才能遠勝劉豹。如今劉豹生死未卜,眾人自然擁戴劉淵上位。
端坐上首的劉淵麵色平靜,內心卻欣喜若狂——這一天終於來了。他甚至暗自感激夜襲雲中的漢軍,若非他們,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坐上左賢王之位。
劉淵不動聲色地抬手止住眾人的,朗聲道:“既如此,我便暫代左賢王之職。待他日救出兄長,再退位讓賢。”
“大王英明!拜見大王!”
帳中眾將齊聲高呼,紛紛跪拜。劉淵端坐主位,坦然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