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儒雅青年緊接著進言:"洛陽暗地裡反董聲浪高漲,隻缺領軍之人。若父親登高一呼,必能聚集義士誅滅,屆時您就是匡扶漢室的棟梁之臣。"
李淵眼中燃起熾熱光芒,卻仍躊躇道:"為父僅掌千餘兵馬,如何抗衡董卓二十萬西涼鐵騎?"
李世民神色從容,眉宇間透出從容自若的神情:"父親無需擔憂,董卓帳下西涼鐵騎雖聲勢浩大,然敵明我暗,若避其鋒芒,縱有千軍萬馬又能奈我何?況且西涼軍內部明爭暗鬥,各懷鬼胎。隻要誅殺董賊,再請天子降詔安撫,屆時群狼無首,這些莽夫自當歸順。父親隻需稍加籠絡,大事可成。"
李淵撫須沉吟,目光掃過廳中眾人:"元吉、秀寧、叔寶、誌玄,爾等有何見解?"
"願為主公效死力,誅滅董賊,安邦定國!"四人齊聲應答,聲震屋瓦。
見眾人同心,李淵眼中迸發出熾熱光芒,豪情頓生:"世民所言極是!我李淵胸懷經緯,豈能久居人下?諸位可有良策?"
李世民與杜如晦交換眼色,正色道:"董卓深居鶥塢,出入皆有重兵護衛。為今之計,唯有用計方能近身。"
"計?"李淵神色一振,"速速道來。"
"董賊貪戀美色,唯有在絕色佳人麵前才會鬆懈。若能尋得武藝高強的俠女假意獻美,待其鬆懈之時......"
李世民說著忽然噤聲,目光轉向一旁的李秀寧。李淵順著視線望去,但見女兒亭亭玉立,肌膚似雪,眉宇間英氣逼人,正是上佳人選。
"秀寧,為天下蒼生計,你可願擔此重任?"
李秀寧看著父兄期待的目光,朱唇輕啟:"女兒願聽父親安排。"
李世民與李建成聞言麵露喜色,李淵更是撫掌大笑:"好!真乃吾家巾幗!"
李淵張狂的笑聲在殿內回蕩,李秀寧隻覺得一顆心沉到了冰窖裡。原來這就是父親的本來麵目?為了權力,連親生骨肉都能當作棄子。誰都知道,即便她能成功刺殺董卓,也難逃董卓親衛的亂刀。可父命難違,這條性命就當償還養育之恩罷。
"父親......"她在心底輕聲喚道,"這是女兒最後一次喚您了。"
垂首靜立的少女不再作聲。殿內李淵正與李世民、李建成熱火朝天地商議著刺董之後的布局,直到日影西斜才散去。
......
青州平原縣坐落於黃河之濱,恰如一枚楔子卡在幽青二州之間。此地乃兵家必爭之要衝,早就被幽州公孫瓚視為囊中之物。劉備來投時,這位師兄當即派這位恭順的師弟鎮守平原——隻待來日征伐青州,便可讓劉備充作先鋒。可惜公孫瓚看走了眼,這條潛伏的真龍豈會久居人下?
此刻縣衙大堂內,劉備正來回踱步。他灰白的麵容因興奮而泛起紅光,炯炯目光不斷瞟向門外。驟聞腳步聲響,但見關羽、張飛、姚廣孝與新投的簡雍聯袂而入。
"參見主公!"
眾人拱手之際暗自納罕:素來沉穩的主公今日為何如此急切?觀其神色,當是喜事。
"諸位快快入座!"劉備示意眾人落座,難掩喜色地望向姚廣孝,"軍師,咱們的時機到了。"
姚廣孝眸光一閃:"莫非是北海黃巾......"
"正是!"劉備不等他說完便取出竹簡,"孔北海來信告急,黃巾賊首管亥率十萬眾圍城,特向咱們求援!"
姚廣孝霍然起身長揖:"蟄龍將起,風雲際會!"
"恭賀主公!"
關羽等人相視而笑。他們早知道軍師的謀劃,此刻俱是心潮澎湃。
"明日拂曉,我親率三千精兵馳援北海。"劉備眼中精芒暴漲,"雲長、翼德隨我同往,軍師參謀軍機,憲和留守平原。"
想著自己這個中山靖王之後,半生顛沛卻隻得個縣令之位。如今得遇明師指點,終見撥雲見日,劉備不禁感慨上蒼待己不薄。
"北海之地,我劉備必要收入囊中,此乃匡扶漢室之基業!"
劉備攥緊拳頭,目光如炬,胸中激蕩著先祖偉業的壯誌。
翌日·洛陽朝堂
董卓破例臨朝,滿朝文武噤若寒蟬。見無人奏事,董卓徑自揮手退朝,全然不顧獻帝鐵青的麵容。
宮門外
董卓正蹣跚著走向車駕,忽聞身後傳來急促呼喚:
"太師且慢!"
回首見李淵疾步追來,額角滲汗的模樣令董卓發笑:"叔德何事驚慌?"
李淵平複氣息,躬身道:"下官明日設宴,懇請太師賞光。"
"哦?"董卓眉梢一挑,"滿朝文武避我如蛇蠍,叔德倒是有趣。"
"蒙太師擢拔為虎賁中郎將,下官銘感五內,特備薄酒以謝恩典。"李淵低眉順目,言辭懇切。
"準了。"董卓頷首,轉身登車。鑾駕遠去時,李淵眼底寒芒乍現,唇邊掠過一絲冷笑。
次日黃昏
李淵親引禦駕至府邸。五百西涼精兵封鎖街巷,兵戈森然。呂布置戟策馬,銳目如電巡視四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師請——"李淵躬身相迎。
董卓喝退隨從:"奉先隨行,餘者!"
兩百甲士魚貫入院,將正堂圍得水泄不通。鎏金車駕映著殘陽,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狹長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