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笑著攙起二人:"賢弟何須多禮?自今日起,咱們便是生死弟兄。"當即吩咐李逵接應山下八千部眾進山,自己則隨二人前往牛頭山大寨。及至寨中,發現竟有兩千餘眾歸附,算上新收編的部曲,麾下已近萬人馬。見這山勢險要、易守難攻,宋江便決議暫駐此地,整軍經武以待天時。
——
在牛頭山落草半月有餘,宋江每日設宴款待新舊頭領,酒肉管夠暢快淋漓。表麵縱情享樂間,卻接連遣秦明、裴元紹等人收服周邊山寨。待到秋深時節,麾下已聚得兩萬雄兵,威震中山全境。
這日山寨大擺筵席,眾頭領正推杯換盞之際,忽有小卒慌慌張張奔入:"稟大頭領!糧倉...糧倉快見底了!"滿座歡宴聲戛然而止。
酒杯剛擱下,宋三郎眉頭緊鎖:"糧儘?前番劫掠商隊所得甚豐,怎會告罄?"
階下嘍囉抱拳稟道:"自哥哥上山聚義,四方好漢紛至遝來。如今寨中兩萬弟兄張嘴等食,前日所獲早似雪入沸湯。更兼......"餘光掃過滿地狼藉的宴席殘骸,喉頭不由滾動,暗忖道:"若非日日笙歌,何至倉廩空虛?"嘴上卻隻道:"實在是人多消耗甚巨。"
黑麵書生拍額恍然:"倒是疏忽了軍需大事。"轉頭望向執羽扇的軍師:"加亮可有良策?"
吳用輕搖鵝毛扇:"今非昔比。以我營盤之眾,破城如探囊取物。洗掠官倉富室,何愁糧秣不濟?"
宋公明目光轉向中山二人:"裴杜二位可知左近豐腴之地?"
杜遠三角眼閃過精光,急趨前道:"無極甄氏,河北巨富。若得此家資,莫說糧草,招兵買馬亦足矣。"
"河北首富"四字在宋江腦中炸響。恍惚間似已見自己執掌黑山大軍,竟激動得指尖微顫。忽然駐足厲喝:"明日點兵,直取無極!"
堂下轟然應諾。
寨內眾人齊齊站起抱拳應和,杜遠臉上劃過一抹陰險的笑容。多年前他尚未上山為寇時,曾在無極縣偶遇甄家大甄薑,當場便被其絕世容顏所傾倒。奈何當時杜遠隻是個寒酸小子,甄家上下都對他嗤之以鼻,這份羞辱讓他暗自發誓定要血洗甄家,將甄薑擄來當壓寨夫人。隻是忌憚甄家護院眾多,遲遲未敢行動,今日終得良機。
宋江對區區縣城毫不在意,留軍師吳用帶萬人守寨,親率李逵、秦明、杜遠三位頭領並萬人大軍直撲無極縣。這些匪兵多是燒殺擄掠的亡命之徒,雖立寨規不得擾民,沿途卻仍見擄掠之事,百姓怨聲載道,宋江也隻作不知。
牛頭山距無極縣本就不遠,軍糧僅夠十日之需,大軍疾行半日便望見城牆。安營造飯後,宋江率軍列陣城下。秦明策馬上前,聲如炸雷:"無極縣令聽著!速開城門納糧,否則教你血濺三尺!"
年僅三十的縣令甄堯得報後,在隨從簇擁下顫巍巍登城。但見城外黑山軍旌旗遮天,刀戟如林,寒光刺目。雖是初春時節,他卻驚出滿背冷汗。那些從未上陣的郡兵更嚇得兩股戰戰,麵如土色。
甄堯半個身子探出垛口,顫聲道:"好漢明鑒!本縣貧瘠,實在無糧可獻啊!"城下宋江微笑拱手:"在下梁山宋公明,敢問城上尊駕?"待得知是甄家家主,眼中精光一閃,語氣愈發溫和:"素聞甄縣令愛民如子,且看我這些饑寒交迫的兄弟,還望開倉濟困,宋江代萬名義士拜謝了。"
城下的黑山軍個個魁梧強壯、紅光滿麵。甄堯神情凝重,拱手道:"身為無極縣父母官,在下需對全城百姓負責,望宋頭領體諒!"
"放屁!再磨蹭老子就殺進去砍了你!"李逵掄著板斧怒吼,眼中凶光畢露。
"攻破城池,片甲不留!"杜遠高聲附和,腦海中已浮現甄薑的身影。
"屠城!屠城!"上萬士兵齊聲呐喊,聲震雲霄,城頭守軍嚇得雙腿發抖。
宋江掃視身後軍隊,見他們眼中充滿獸性,心知一旦破城必將血流成河。雖不忍屠城,但手下多是凶殘之徒,若加阻攔恐失軍心。他咬牙拔劍:"全軍進攻!破城後任爾等所為!"
杜遠率先策馬衝出,李逵揮舞板斧緊跟其後。萬名黑山軍抬著雲梯蜂擁而上,塵土飛揚遮蔽天日。
"放箭!投石!"甄堯在城頭急令。冀州久無戰事,八百守軍戰力薄弱,倉促間僅射出百餘箭矢,射倒十餘人。
被欲望驅使的黑山軍異常勇猛,不顧箭雨攀爬雲梯。這些出身貧寒的士兵不懂忠義,隻圖生存與富貴,此刻為私欲拚死進攻。
【劫掠無極】
血色黃昏籠罩無極縣城,黑山軍如潮水般湧過坍塌的牆垣。對這些草莽出身的士卒而言,屠城是最快的暴富機會——不需要等待軍功犒賞,眼前房屋裡的金銀細軟、倉廩中的糧秣布帛,此刻皆可隨意劫奪。
"殺儘官兵!片甲不留!"李逵的板斧帶著腥風劈開攔路者,碎骨與血沫濺在土牆上。杜遠早已帶著親兵撲向城東,那裡有冀州巨富甄氏的宅院。"聽說甄家五個女兒個個天仙似的!"不知誰喊了這麼一嗓子,引得匪眾嗷嗷叫著加快了腳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甄府驚變】
甄堯的靴底沾著守城時的血泥衝進正廳時,五位妹妹的胭脂還帶著閨閣氣息。十二歲的甄宓攥著大姐甄薑的袖角,看見兄長鐵青的臉色便知不妙。"賊人破城了?"甄脫手中的茶盞咣當砸在地上。
"馬匹已備在。"甄堯扯下染血的甲胄,露出內裡文士袍。他不敢說城牆是被內應打開的,更不敢提黑山軍首領宋江的旗號已出現在長街儘頭。年幼的甄宓被抱上馬背時,遠處隱約傳來杜遠部曲的吼叫:"休放走了甄家女眷!"
烽火驚變
立於一側的甄堯長兄甄儼之妻楊氏方寸大亂,玉麵無華,襟前丘巒因驚惶而震顫不止:“二叔,妾身這便去收拾行囊!”
甄氏一族除卻芳華絕代的五姐妹外,尚有三位郎君。長子甄豫早逝無嗣,次子甄儼曾任曲梁縣令,歿於黃巾之禍,唯遺孀楊氏獨守空閨;幼子甄堯現掌無極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