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木然抬手,指向雲霧繚繞的深淵:"與吳學究......同墜崖底。"
"兄長——!"史文恭踉蹌撲到崖邊,盯著翻湧的雲海,突然重重跪倒。晁蓋亦紅了眼眶,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喪親之痛?"宋江忽然厲笑出聲,染血的衣襟隨笑聲震顫,"爾等不過折損一人!可知我梁山兄弟儘歿?連親衛都棄我而逃!"他猛地昂起頭,眼中血絲密布。
"找死!"兩道暴喝同時炸響。史文恭的方天畫戟貫喉而入,晁蓋的水磨禪杖當頭砸落。猩紅飛濺中,那具瘦小身軀已不成人形。
【叮......】伍奎腦海中響起連綿提示。當聽到"托塔取巧"兩大屬性激活時,他望向兩名殺氣未消的部下,微微頷首——史敬思的英魂,此刻當可安息了。
烽煙消散,伍奎率部折返前山寨堡。硝煙儘處的校場已收拾齊整,部眾聚於忠義堂內翹首相候,見主將全須全尾歸來,懸著的心方落回肚裡。聞得史敬思與敵酋玉石俱焚,滿堂儘是慨歎之聲,無不肅然起敬。
日影西斜,三軍饑腸轆轆。伍奎當即傳令儘起牛頭山存糧犒軍,雖糧秣見底,倒也夠麾下將士飽食終日。酒足飯飽時暮色四合,崎嶇山道不便夜行,伍奎索性令全軍在寨中宿營,待來朝再啟程折返無極縣。
此役終將盤踞牛頭山的宋江餘孽連根拔起,雖折損近三千精銳並大將史敬思,但黑山賊寇自上而下儘數伏誅,相較之下仍是勝果。更繳獲兩千餘賊俘,此番伍奎破例未行殺戮,反將其打散編入各營補充戰損。
燭影搖紅中,伍奎高坐虎皮交椅頒下條條軍令。待諸事安排停當,忽覺腦海響起熟悉之聲,當即揮退左右獨自留守。
"叮——宿主剿滅宋江勢力有功,四維各晉一點。現武力九十九,統率九十,智略九十六,政略九十二。獲功德點五十,業力點五十,累計功德二百四十,業力一百二十。"
伍奎頰生笑意,暗忖四維俱破九十門檻,縱覽古今英豪亦當有立足之地。忽思及未顯的魅力數值,心念微動:"係統,我如今魅力幾何?"
"叮——宿主當前魅力九十八。"
這數值令伍奎頜首稱善。未及細想,係統忽又響起警示:
"叮——為製衡宿主發展,現召喚五位史冊名將出世。"
伍奎凝神屏息,但聞機械音續道:
"首召南北朝悍將蔡佑,武力九十八,統率八十八,智略八十,政略七十五。植入身份為荊州彆駕蔡瑁胞弟。"
"次召《說嶽》猛將山獅駝,武力一百零二,統率五十七,智略六十,政略四十七。植入身份為完顏阿骨打新擢烏丸悍將,正隨征討丘力居叛亂。"
"再召梁山急先鋒索超,武力九十三,統率八十一,智略六十一,政略三十八。植入身份為袁紹帳下偏將。"
係統提示音接連響起:
"第四位人物,梁山好漢魯智深,武力值97,統率力79,智力60,政治54。當前身份為黑山軍將領魯達,隸屬張燕麾下,尚未剃度出家。"
"第五位人物,明末領袖李自成,武力95,統率94,智力90,政治60。現為張燕核心幕僚。"
聽完係統公布的名單,伍奎陷入沉思。這份名單中唯有李自成與山獅駝值得警惕,尤其是投奔完顏阿骨打的山獅駝——此人在《說嶽全傳》後期堪稱頂尖猛將。想到完顏部族覬覦中原的野心,伍奎立即決定增派常茂前往盧龍塞,協助常遇春與趙雲加強邊防。
遼東戰士素來適應嚴寒氣候,待完顏氏解決內患後,必將再度南侵。有常茂這等猛將坐鎮,配合趙雲的協助,采取守勢應當萬無一失,伍奎這才稍感安心。
視線轉向鄴城戰場。
自宋江分兵後,張燕雖維持攻勢卻逐漸減少攻城頻率,原指望宋江能攪亂冀州後方,不料月餘音訊全無。軍中反而流傳宋江自立門戶的傳言,令張燕在營帳中怒不可遏:"好個背信棄義的宋江!"
帳中肅立著兩名魁梧將領:
一人肩寬體壯,手持六十八斤水磨禪杖,濃密黑發格外醒目;
另一人眼含精光,渾身透著悍勇之氣。
李自成見狀上前進言:"主公不必動怒,宋江不過跳梁小醜。袁紹此人外強中乾,見利忘義更不足懼。"
張燕皺眉反問:"那你認為誰才是我真正該憂心的?"
李自成眼底閃過一絲晦暗不明的光芒,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楊鳳、於毒、白饒這些不肯歸順主公的統領。”
張燕身軀猛然一震,望著李自成胸有成竹的神態,急切追問道:“自成可有妙計?”
李自成微微欠身,不疾不徐地將盤算已久的謀劃細細道來。
隨著李自成條理分明的闡述,張燕額間緊蹙的皺紋逐漸舒展,最後竟亢奮地在營帳內來回踱步,時而擊掌稱快,時而縱聲大笑。這般情狀令侍立一旁的魯達頻頻皺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燕倏地收住腳步,麵露憂色:“可白饒、張白騎在軍中根基深厚,其部眾多是同鄉子弟兵。若他們知曉首領遇害,必生嘩變......更恐袁紹趁虛而入!”
李自成從容撫掌:“主公多慮了。那些士卒不過是為利而來,何談忠心?待其首領伏誅,屬下隻需備足錢帛厚賞,再推出個頂罪之人承擔罪責,軍心自定。”
“妙極!”張燕拍案而起,眼中最後一絲猶疑儘褪,朗聲道:“此事全權交由你處置,功成之日必有重賞!”
“遵命。”李自成躬身退出軍帳,帳布垂落的瞬間,他嘴角弧度更深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