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驟變,曹寧的虎豹騎遲遲未能擊潰高懷德部。眼見遠處煙塵滾滾,徐州援軍打著"趙"字旌旗逼近,這位黑甲將領不由攥緊了槍杆——三千鐵騎若陷入重圍,隻怕要儘數葬送在此。
"鐺!"火星四濺間,槍鋒與長刀再度相撞。本占上風的曹寧此刻招式漸亂,反被高懷德逼得連連格擋。恰在此時,一道銀光掠過戰場,羅成的亮銀槍化作漫天星芒,生生在楊業父子陣中撕開裂隙。
"撤!"銀甲小將一聲清喝,曹寧當即會意。伴隨著戰馬嘶鳴,三千鐵騎如潮水般向西退去,隻留下滿地折斷的箭矢。
城樓上的趙光義將拳頭捏得發白。他望著救兵隊伍前端那杆盤龍棍,耳中儘是士卒們"大公子威武"的歡呼。當兄長關切的麵容映入眼簾時,這位二公子隻覺得喉頭腥甜——同樣是浴血突圍,憑什麼那人永遠是萬眾矚目的勝者?
"大哥來得正好。"趙光義扯出僵硬的笑容,甲胄下的傷口還在滲血。他望著遠去的煙塵,眼神陰鷙如淬毒的。
三十裡外,曹軍大營燈火通明。曹寧單膝跪在沙盤前,鎏金盔上的紅纓劇烈顫動:"末將請再率五千精騎,定要..."
"胡鬨!"曹操摔碎茶盞,碎瓷片在青磚地上迸出刺耳清響。燭火將他的影子投在牆上,宛如擇人而噬的猛虎:"虎豹騎折損一人,你便提頭來見!"
接到曹寧稟報徐州援軍將至,曹操眉頭微蹙,旋即恢複如常,立即調兵遣將加強城防,嚴防趙軍夜間突襲。
夜色沉寂,相安無事。
黎明破曉時分,趙軍營寨炊煙嫋嫋。飽餐後的將士精神抖擻,趙匡胤親率七萬精銳,與趙光義殘部一萬五千人馬會師,八萬五千雄師浩浩蕩蕩壓向奉高城。
號角嗚咽,戰雲密布。
黑壓壓的趙軍在城前二百丈處列陣,與守城曹軍隔空對峙。
城樓之上,曹操率領羅成、夏侯兄弟等將領疾步登牆。望著城外軍容鼎盛的趙軍,曹操不禁撫掌讚歎:"趙匡胤真乃當世名將!"
"末將出城迎戰,挫敵銳氣!"羅成銀槍斜指,眼中戰意灼灼。
曹操捋須頷首:"準!此戰務必揚我軍威。"
"得令!"
羅成冷峻的麵容泛起自信神采,手提五鉤神飛亮銀槍快步下城。
城門洞開,旌旗獵獵。羅成跨坐西方小白龍,單槍匹馬衝至陣前,厲聲喝道:"吾乃曹公帳下羅成,何人敢來受死?"
趙軍陣中,趙匡胤聞言輕蔑一笑。在他眼中,為將者當運籌帷幄,這等逞凶鬥狠不過是莽夫所為。
但避戰難免動搖軍心,遂環顧眾將:"誰去斬了這狂徒?"
"末將願往!"
石守信應聲而出,催馬掄刀直取羅成。
見石守信出戰,趙匡胤胸有成竹。雖非軍中頂尖高手,但能勝石守信者亦屈指可數,對付這曹軍小將當不在話下。
"狂妄小兒,看刀!"
石守信暴喝如雷,大刀挾開山之勢淩空斬落,刀風呼嘯如猛虎出柙。
"來得好!"
羅成神色一肅,亮銀槍劃出半月寒芒,鏗鏘一聲將大刀格開。
震耳欲聾的金鐵交鳴聲中,二人俱是心頭一震,暗讚對手了得。
"好手段!"石守信壓下翻騰氣血,刀勢連綿不絕。羅成槍出如龍,點點寒星織就天羅地網,將敵將團團籠罩。
刹那間,二人戰意勃發,手中兵刃翻飛如電。寒光閃爍間,槍影刀光交織成網,金屬碰撞之聲震耳欲聾。戰馬嘶鳴中,石守信漸覺虎口發麻,暗自心驚:"此子年方弱冠,竟有這般身手!若假以年月......"
石守信眼珠一轉,計上心頭:"不如以拖待變!"他沉肩卸力,刀鋒偏轉,與那杆銀槍玩起了遊鬥。
羅成星眸微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驟然發力連攻數招,忽作力竭之態撥馬便走:"今日腹中空空,待小爺......"
"哪裡走!"石守信見狀大喜,催馬緊追不舍。馬蹄聲急如驟雨,兩騎距離漸近。就在相距丈許之際,羅成猛然回身,銀槍如白虹貫日直取咽喉!
"嗤——"血光乍現。石守信隻覺喉頭一涼,渾身氣力頓時潰散。他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那杆滴血的銀槍,魁梧身軀轟然墜地。
羅成策馬回旋,槍尖輕挑,那顆頭顱便懸在了馬鞍旁。少年將軍單臂擎槍,在萬軍陣前縱馬三匝,銀甲在陽光下燦若星辰。